Pauld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auldu

博文

同行评审: 我们拒绝“拼夕夕” 精选

已有 17072 次阅读 2018-8-3 09:23 |个人分类:Wechat|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同行评审, 同行评议, 学术不端, 造假, 采编系统

 

日前,拼多多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引发了朋友圈的一波集中吐槽,也让我们再次看清了资本的无底限”,但学术期刊对于论文的评审不能无底限,尤其对于涉及人为造假的假冒同行评审”(Fake Reviews)等行为,更是学术出版所不能容忍的。去年发生的Tumor Biology 107篇论文退稿事件在中国学术圈余波尚在,出现类似问题,期刊乃至出版社由于作为同行评审过程的管理者也难辞其咎,那么问题来了:学术期刊杜绝论文剽窃可以进行事先的检测,那有没有什么手段可以对假冒同行评审也事先加以防范,从而不必事后追责,进而避免对期刊乃至出版社的声誉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呢?

支持中、英等多语言的ScholarOne Manuscripts 作为全球领先的同行评审流程管理系统,最近推出的“异常活动检测功能” (Unusual Activity Detection) 对事先防范同行评审的不端行为,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下面让我们看一下,ScholarOne Manuscripts到底能检测到哪些同行评审中的异常,一图胜千言,直接上图吧。


 

1.     审稿时间过短提醒

P1.png

这两位审稿人也太配合了吧,这可是审一篇学术论文啊,不是看娱乐八卦,没用一小时双双完成,可能吗?

 

2.     审稿专家未用机构邮箱提示

P2.png

 

看起来不太专业哦,但确实也有人不用机构邮箱对外审稿,还是存疑吧。

 

3.     采用了作者推荐审稿人提醒

P3.png

作者推荐审稿人是合理的,但两位审稿人都是作者推荐,而且双双同意并完成审稿,这个概率应该不大吧,继续存疑。

 

4.     作者与审稿人所在地接近提醒

P4.png

作者与审稿人在同一国家同一城市,不会是邻居吧,对门也说不定哦?

5.     审稿人共用一个网络地址提醒

P5.png

这么巧,两位审稿人的访问碰巧都来自一个IP地址,至少在同一栋大楼里办公吧,很有可能就在同一层、同一办公室。

 

6.     审稿人与作者共享一台电脑提醒

P6.jpg

作者与审稿人关系不一般啊,两个,不,三个人,一位作者、两位审稿人同用一台电脑?应该不会是因为落后,大家在机房使用公用电脑吧,恰好还都用了同一台编号为00486的电脑?

 

 

经过以上几番提醒,想必已经看到“异常活动检测功能”的强大“发现能力”了吧?学术期刊的编辑老师应该也已经心中有数了吧?稿件是已审回,但考虑到以上种种,类似的审稿意见还可信吗?当然,为了防止假冒同行评审者钻空子,在里我们仅列举几种情况,并未全面展示我们“异常活动检测功能”的全貌。友情提醒正在使用ScholarOne Manuscripts进行同行评审的主编、编委和编辑人员关注一下每一篇出现异常活动提醒报告的稿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7555-1127326.html

上一篇:〖学术推广的多维视角〗尊重对方的防火墙
下一篇:〖学术推广的多维视角〗那些让人无语的标题
收藏 IP: 106.38.121.*| 热度|

9 周健 武夷山 刘全慧 史晓雷 黄永义 黄宇波 高友鹤 邱敦莲 puhj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0: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