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roa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ngroad

博文

单位不得购买未使用过的仪器 vs. 明星不得代言未使用过商品

已有 1756 次阅读 2021-11-5 21:3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这个议题想了好久,也在不同的场合交流过很多次,只是没有动笔,今天看到一则新闻: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1029日印发《明星商业广告代言行为合规指引》,第七条【使用代言商品】:

明星代言商业广告应秉承先体验、深了解、后代言原则,了解拟代言商品或服务的基本情况,亲自体验使用所代言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确保宣称的功效等内容与实际体验相一致,并保存体验过程相关证据。不得为未使用过的商品或者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证明,不得违背实际体验感受或者违背公众基本常识作推荐、证明。

明星对拟代言商品或者服务,应避免象征性使用或者以亲友等其他人的使用感受代替明星本人实际体验。

仪器设备的购置呢?国人千年来的习惯是节衣缩食,添置家当,听过多少父母早早的给儿子置办宅基地、盖房子,甚至买房子,等着说媳妇。个人的思维会影响单位的思维,单位也照样节衣缩食,购置仪器设备,提高单位的资产、实力、影响力,寻求多出成果,甚至听说有单位引进人才,谈条件,人才说啥都不要,就给买个3000w牛叉的仪器吧,开会一研究,这个好啊,想干活,不要钱,要设备,就算将来放鸽子,设备也是我们的,带不走,还能创造成果,服务大众,多好啊,其他地方省点,一致同意3000w买了;因而,各种原因国人买了大量各种各样的进口仪器,例如一般意义的XRDSEM大多都是进口,但是也一直听说有仪器买来不拆箱、未拆箱、不会用、不能用、不给用的现象,问题到底出在那呢?在我看来,仪器都是好仪器,没有孬的,都有特殊的功能,可以解决一些特殊的辣手问题,给科技以支撑,但也需要好马配好鞍,好刀配好鞘

马是名贵品种,是否有配套的名贵马鞍?是否有配套的高水平骑手?如果没有好的马鞍和骑手,也许名贵的好马和普通马没啥区别,或者说1000w马却只能发挥100w马的功能,大马拉小车,显然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好马不仅要有好的马鞍,更要有专业的马场、草料、营养师、训练师......,所以好马买易,但养马不易,发挥出名贵马的品质和特色更不易,需要更多的配套设施和高水平的人力资源,不是一锤子买卖,甚至在普通的马盲人看,啥区别没有,甚至嘲笑买马人一番,那买马人怎么办?体验为先、体验为王。

例如某单位要买一台1000w、甚至3000wN设备,是否可以先调研,其实各个单位都做了外部调研,但是内部调研是否真做了,例如单位内是否有人用过N设备,有多少人用过?也即单位内部的是否真有用户?甚至单位内部是否可以设立贵重仪器体验基金,提前为超贵重仪器设立类似仪器价值5%的体验使用基金,采取假设50%配套资助体验使用的模式,鼓励员工到外部共享使用,看到底有多少人愿意使用1000wN仪器,使用N仪器解决了什么问题?有哪些贡献?如果每年N设备只花出去1%体验基金,极有可能单位内部用户过少,不适合购买,适合加大力度支持外用就能解决问题。有人说外单位不共享,在国家大力推动共享的今天,基本都有机时,另外第三方服务测试机构满地开花,只要你能想到的仪器,第三方机构都可以帮你落实,就是价格高低的事,而价格高有体验基金兜底,所以也不是问题,有一天如果体验基金兜不了底了,说明用户真的多了,该买N仪器了。

好马配好鞍,更要配好的骑手,是否有好的骑手?对于能否出好的成绩也至关重要,因而1000w的N仪器是否有好的操盘手,也需要考虑,而好的操盘手也不是想训练就训练的,甚至也需要灵感和兴趣才能摸清楚好马的脾性,因而仪器不是一买了之,要提前找地方、找条件、找用户、找骑手......

对于个人或课题组来说,买某个仪器之前是否也先试用?如果花自己的经费,个人或课题组都会精打细算,先借用、缴费使用一段时间,然后仔细衡量仪器的价格、使用频率、必要性之后等才会决定买,而不会轻易的不体验直接买。

仪器本没有错,错的有时候可能是不会用,没人用,如果百万以上贵重仪器购买之前不花个约5%的仪器价值开展前期体验性使用,并做出来期望的结果,即使做了大量的所谓论证,但是买来之后大概率也会用不起来,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偶尔用用,甚至不拆箱、未拆箱、不会用、不能用,难以发挥仪器本身的价值。

回到《明星商业广告代言行为合规指引》,是否可以:购买贵重仪器应秉承先体验、深了解、后购买原则,了解拟购买仪器的基本情况,亲自花钱体验使用所购买仪器,确保宣称的功效等内容与实际体验相一致,并保存体验过程相关证据。不得为未使用过的仪器作推荐、证明,不得违背实际体验感受或者违背公众基本常识作推荐、证明。对拟购买的仪器,应避免象征性使用或者以同事等其他人的使用感受代替本人实际体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27429-1311122.html

上一篇: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与“破五唯”可有关系?
下一篇:中国到底需要多少博士点?
收藏 IP: 211.70.208.*| 热度|

4 郑永军 王庆浩 赵凤光 徐政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6: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