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ron30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aron300

博文

对王阳明的心学思考

已有 3357 次阅读 2011-10-15 23:2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历史, 王阳明, 唯心主义, 恰恰, 明朝那些事

     最近有点关注王阳明,当然多半是来自于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的影响,我想这段时间开始大多关注王阳明的人都是来自于他的影响。当年明月在他的书中给了王阳明很高的评价,我似乎也被他描述所折服,一个人以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等集一身的人,怎能不让人佩服。古来文弱书生往往难以在沙场建功立业,而恰恰在历史上,能文能武者颇受佩服,王阳明正是这样一人。

     但是在我们国家的前几十年里却将他的思想不折不扣的批判着,认为是他是主观唯心主义,我大多也是受到这个的影响,显然是被“毒害”了呵呵。记得在高中学的思想政治中就有一句他典型的一句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被书上批得体无完肤。今日细想下来,却发现这句话又有深深哲理。我不想去谈唯物论和唯心论,究竟哪个对哪个错的问题,因为这个是哲学上永远争论的话题,或者在哲学上有定论的东西。但我突然想到过另外一句话,为什么人喜欢唯心论,因为它更关注人本身。也就是说唯物论是将人自身渺小化,最终将人淹没在物质中,被工具化了。事实上,看看我们人类目前的境况就可以知道,人究竟是目的还是工具?我想一目了然,人们现在生活得越来越累,生活得越来越紧张,本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可最后呢人却在这个循环中沦为工具,为了生活更好不得不努力工作,工作加倍,人才能更有钱,更有钱才能买房子,买了房子才能买车子,要不断地好,就要不断努力。我们已经把我们的意义丧失了。还有如今的市场经济从根本来说就是靠着浪费和欲望支撑着。只有更大的浪费才能生产更多的东西,只有更多的欲望才能创造更新的东西。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就是将人的浪费行为和内心的欲望不断放大,从而不断丧失了生存的意义,变成工具。

      而唯心论不断从人的自身,人的身心去思考问题,思考人生存的意义,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不排除有人因为思索而最终崩溃,但也有人从思索中找到不同的法门。佛家从思考人自身,体会到一个“悟”境,人人皆可成佛,只要人悟到自身的意义所在,那么人人皆是佛。“明镜本无台,何处惹尘埃?”心性的无嗔无欲是佛家要追求的真谛。道家则体会到一个“修”境,通过对自身的修行和天人感应,而成道成仙,达成永生。“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也就是从心性上顺应天道,而达诸行为的万能。这也就牵涉到心与理的问题,心顺理而成道。儒家则体会到一个“行”境,也就是要用自身所认知的理来改变自身的行为,然后通过行为来改造世界,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严格来说儒家并不是一个哲学思想,而是一个处事原则、行为方法或治国方略的问题,所以很多研究者并没有把儒家作为一种哲学思想看待,但是事实上儒家很多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浸润了诸多佛家,道家的哲学思想。

      而王阳明的“心学”正是这种浸润的典型代表和三者浑然一体的再现。传统的朱熹的理学家思想认为人的过程是寻理的过程,如何寻“理”,“理”在何处,这是他必须解答的问题,于是朱熹的回答是理在人之外,需要格物而寻“理”。从而因循了传统儒家的“行”境,通过理解万物,来寻理,然后在指导行为。但是王阳明偏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理”在于外,还是在于内,通过他自身格“竹子”的失败,终究悟到“心即是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穷理就是在穷心,人的心性就是理的根源所在,同时也回到儒家的“行”,加深儒家“行”的思考,也即一个人当了解了这个“理”就应该按照这个理去行为,这就是它的“知行合一”。最终王阳明归结他的心学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前两句深刻受到佛老之学的影响,追求心性的明净,追求意念生发的自然,后两句就是回归儒学,强调理在于心,了解心性辨识善恶,并通过这些善恶之理去从事行为。可以说它是三者的完美结合,也给我们解答在世的生存意义。我们不必像佛老之说遁世脱俗,一样能够达到心境无牵无挂;我们不必想传统理学那样执着于外界的理,而忘却了本身。从而我们既可以心境如明,又可以行万事而成。

     以上是我对心学的理解,当然浅之又浅,尚需不断学习,还大家望批评指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36022-497259.html

上一篇:对网络监督的反思
收藏 IP: 113.108.140.*| 热度|

1 何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6: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