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bj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bbj

博文

外泌体miR-150是重症肌无力疾病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已有 3597 次阅读 2020-10-15 14:43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外泌体, Exosome, 重症肌无力, Umibio

外泌体miR-150是重症肌无力疾病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摘要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患病率为(77~150)/100万,年发病率为(4~11)/100万。近期,来自复旦大学华山医院赵重波、罗苏珊团队的研究:低剂量的利妥昔单抗(RTX)在乙酰胆碱受体(AChR)阳性难治性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中有效,同时RTX可降低血清外泌体miR-150水平,结果表明外泌体miR-150是重症肌无力疾病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研究背景: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大多数患者通过长期的免疫抑制剂可以达到缓解的效果。然而,10%–20%的MG患者对常规治疗方法(包括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常见的非甾体类免疫抑制剂和胸腺切除术)反应不佳。这些人被称为“难治”患者。难治性MG多发于胸腺瘤相关的AChR + MG患者,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阳性(MuSK +)MG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发病年龄较小。

靶向B淋巴细胞膜蛋白CD20的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RTX),在难治性MG患者表现较好。但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案和免疫学机制仍在探讨中。当前,RTX治疗难治性MG的方案特点是高剂量、类似于治疗风湿病的给药模式。此外,RTX可能耗尽CD20+ T细胞,使这些机制复杂化。因此,其他机制可能有助于RTX在治疗该人群时产生效果。


临床问题:

在MG中,某些刺激可能导致一些miRNA(miR-150-5p和miR-146a-5p)异常表达,而这些miRNA可能异常调节免疫细胞中的某些基因。但是,尚未有研究确定RTX是否可以改变MG患者的miRNA表达。考虑到外泌体miRNA通常以生物标志物使用的循环形式,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团队开展了这项前瞻性,自律性和试验性的临床试验,以探讨低剂量RTX(600 mg/6个月)是否可以影响AChR阳性难治性MG患者的血清外泌体水平miR-150-5p和miR-146a-5p。

 

研究结果:

该研究发现,乙酰胆碱受体阳性的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患者(MG),在进行小剂量的利妥昔单抗(RTX)治疗后的第6个月,RTX降低了血清外泌体miR-150-5p的表达,降低了患者的三个临床指标(MGFA,MMT,ADL),降低了病人的泼尼松龙需求。此外,CD19 +和CD27 + B细胞减少,显示与miR-150-5p密切相关。总结下来,小剂量RTX对AChR阳性难治性MG治疗有效。此外,实验数据为miR-150-5p作为MG潜在的biomarker作用提供了依据。

 

结果展示:

1.临床和6个月随访时的各项指标变化

说明:a-d: MGFA-QMG, MMT, ADL,  QOL-15e-j: CD3+ T, CD4+ T, CD8+ T, CD19+ B, CD27+ Bk: Prednisolonei-m: miR-150-5pmiR-146a-5p


实验方法:

   本研究中使用宇玫博生物外泌体提取试剂盒(Umibio,UR52136)进行的血清外泌体的分离;在外泌体miRNA检测过程中,使用了双内参(hsa-miR-16-5p 和U6)进行了qPCR检测。


参考文献:

1,  Low-dose rituximab lowers serum Exosomal miR-150-5p in AChR-positive refractory myasthenia gravis patients,J Neuroimmunol. 2020 Nov 15;348:577383. doi: 10.1016/j.jneuroim.2020.577383. Epub 2020 Sep 15.

 

全文下载:

http://www.umibio.cn/filedownload/20156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53695-1254489.html

上一篇:DIR标记外泌体尾静脉注射裸鼠成像实验
下一篇:Exo-CD24外泌体药物在COVID-19感染患者中的安全性评估临床试验
收藏 IP: 125.107.0.*|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3: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