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menopter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ymenoptera

博文

记忆家乡的民俗节日

已有 4596 次阅读 2019-1-31 13:18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记忆家乡的民俗节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朝诗人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质朴、深厚并高度凝炼地概括了长期在异地他乡工作、生活的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强烈思念之情。

这首诗我大约是在小学四年级或五年级的时候学过了的,当时觉得读来朗朗上口,不用花太多的心思和脑力去记忆,就能很熟练、顺口地背诵下来,对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应付考试,是最轻松、惬意不过的事情,所以打小就喜欢这首诗,有时独自走在放学的路上,还情不自禁地哼上几句,但除此之外,因着年龄和阅历等因素,对诗中名言佳句蕴含的意境和涵义,其实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和太深入的感受。

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离开家乡的时间愈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却是与日俱增,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亲朋故旧和老师同学,都成了经常萦绕在我脑海之中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而这种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减反增,日久弥深,甚至有一些人和事,时间过得越久远,记忆反而越清晰。过年过节的时候,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家乡的那些异彩纷呈的民俗节日,此时再吟诵有关节日的名诗名句,就会品出不同的意味来,在怀旧的思绪中,仿佛又闻到了粉利、大粽、扣肉、白斩鸡、柠檬鸭,甚至头菜蒸肥肉的味道,此刻,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便是益发的炽热了,有如一碗清茶,淳厚而香浓。

 

民俗节日

一方水土一方人,水土风物两厢情。民俗节日是最能代表一个地方民族特色和风俗习惯的事物,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和凝聚的产物,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长期以来,勤劳、善良、智慧的平朗人民也创立了各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和节日,透过这些源远流长、别具区域特色的民俗节日,有心人便可很方便地了解到当地的民俗民风,以及生活在这一片土地上的平朗人民。

所谓“里不同风,里不同俗”,即使是在平朗乡这片总面积仅为121平方公里的小片土地上,也有着多个形式各异的民俗节日。平朗乡约有人口2.7万人,分散居住于平朗社区和上颜、下颜、双窑、秋江、黄强、南乐、笔山、滩晚、稔歌、池朋、宝鼎、那眉、飞洒等13个村委会,56个自然屯。千百年来,这里曾诞生过许多民俗节日,但随着历史演变、朝代更迭、人物变迁或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变,有的节日已半路 “走失”,有的节日仍留存至今,也有的节日易风移俗与时俱进,从而演化形成了目前具有地方特色的8大民俗节日,包括平朗社区的农历“二月初二”闹春社 (平朗圩逢),上颜的公历“十一节”(国庆节),下颜、滩晚的农历“正月初四节”,双窑的农历“正月初八节”,秋江的农历“九月九节”(重阳节),黄强、南乐、笔山的农历“三月三节”,稔歌、飞洒的农历“八月十五节”(中秋节),池朋、宝顶、那眉的“冬至节”。这些民俗节日的主要分布区域见图1。

 


blob.png


图1 平朗乡民俗节日分布

 

一般而言,在行政区划上同属于一个居委会或村委会的一个或几个自然屯,会以居委会或村委会为中心,共同过同一个民俗节。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滩腰村在行政区划上归属于上颜村委会,但滩腰村并不过“十一节”(国庆节),而是过“八月十五节”(中秋节)。一个村(屯)具体要过哪一个民俗节,过什么样的民俗节一般由这个村(屯)的村民自行商议决定,其他村(屯)或地方政府一般不予干预。比如我所在的林公村,在1980年代之前过的是“五一节”(劳动节),后因(公历)5月1日正逢高温天气和农忙时节,村里会同周边几个村(屯)共同商议后,以笔山村委会为中心,统一改为过“三月三节”,且一直延续至今。在我的印象中,池朋、宝顶、那眉这三个村委会在1980年代之前曾经过过“新历年节”(公历1月1日),后来也统一改成了过“冬至节”。平朗社区的圩逢节(农历二月初二)在新时期乡镇文化建设的推动下,目前也已基本演变成为方圆百里彼具影响力的“鱼生节”,每年都从南阳、峦城、六景、飞龙、新福等邻近乡镇吸引大量群众前来赶圩和过节,可谓名声大噪,热闹非凡。

平朗乡的老祖宗们设立这些民俗节日的初衷,可能是要为家人团聚、亲友互访提供一个合适的理由和机会,且不同的村(屯)过不同的节日,这也为人们一年多次,甚至一月数次进行寻亲访友、团圆叙旧提供了方便。节日期间,寻亲访友的客人主要包括亲戚、朋友、同学、同事、战友等。对于到访的八方来客,家家户户都会扫榻以待,倒履相迎。不管亲缘近一些也好,还是血缘远一点也罢,都没有关系,来的都是客,都会热情接待;来客中只要有一人相识,其他结伴同来的、未约自来的、跟来带来的(当地俗称跟吃灵),即使与主人并不熟识,也都会被奉为座上宾,一视同仁地受到热情款待,这也体现了平朗人民热情好客、待人友善的优良品格。

 

亲属关系

根据中华民族的传统,亲属是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按照平朗乡的地方风俗,三代以内具有血亲姻亲关系的外族都是亲戚,旁系血亲和近姻亲的亲属关系见图2。



blob.png

图2 三代以内主要亲属关系简表(图片引自百度百科)

 

国家法律所规定的亲属关系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孙子女和外孙子女、儿媳和公婆、女婿和岳父母,以及旁系血亲,如伯伯、叔叔、姑母、舅舅、阿姨、侄子女、甥子女、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等。笼统地说,血缘相近的同姓本族和异姓外族都可称作亲属,通常指一定代数以内的任何血亲或姻亲。

平朗乡的亲属关系大体也符合这一体系,但在亲属称谓上却并不完全符合全国的习惯,甚至有些称谓咋听起来还容易令人产生混淆,无法按照常规逻辑来判断亲属关系,但若是仔细体会、认真分辨后,还是很明晰的。例如,祖父(父亲的父亲)在平朗乡叫做“公”,祖母(父亲的母亲)叫做“婆”,更上一辈的曾祖父(祖父的父亲)、曾祖母(祖父的母亲)才叫做“祖”,分别称作“男祖”、“女祖”,而再上一辈的高祖父(曾祖父的父亲)则叫男“吤”(读gè),高祖母(曾祖父的母亲)则叫女“吤”;平朗乡对父亲的称谓,除了称作“爸”、“爹”外,还有叫“叔”、“伯”的(可能是出于某种忌讳才如此称呼),此时再称呼传统称谓中的叔、伯,会带上其在同辈中的排行,比如叫“四叔”、“二伯”等,以示与父亲(“叔”、“伯”)的称谓相区别;此外,侄子(侄女)称呼婶婶不叫“婶”,而是根据叔叔在同辈中的排行第几,叫“几娘”,比如称呼二叔的妻子为“二娘”;结婚时,新娘叫“新妇娘”,结婚后则叫“新妇”,不再带“娘”字;妹妹称呼哥哥一般也不叫“哥”,而叫“舅”;侄子(侄女)称呼姑姑不叫姑,而叫“哶”(读miē)。外婆常常也叫婆,但一般会带上地名,如林公村人叫“颜村婆”,一般指的就是外婆,且表示外婆是颜村的,这种在外族亲属的称谓前加上地名(通常是村名)的称呼方式在平朗乡普遍存在,具有地方文化特色。

总的来说,平朗乡亲属之间的称谓有的符合全国性习惯,也有的独立特行,别具一格,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平朗乡常见的地方性称谓见表1。


               表1 平朗乡主要亲属称谓表

父系亲属

母系亲属

兄弟姐妹亲属


称呼对象

称呼

自称

称呼对象

称呼

自称

称呼对象

称呼

自称


父亲之祖父

曾孙(曾孙女)

母亲之祖父

外祖

外曾孙(外曾孙女)

哥、兄


父亲之祖母

母亲之祖母

外祖

哥、舅


父亲之父亲

孙(孙女)

母亲之父

外公

外孙(外孙女)

兄之妻

第几嫂

第几叔(第几哶)


父亲之母亲

母亲之母

外婆

兄(姐)


父亲之姑姑

内侄孙(内侄孙女)

母亲之姑姑

外太

外侄孙(外侄孙女)

弟之妻

第几娘

第几伯(第几哶)


父亲之姑父

太公

母亲之姑父

外太公

弟(妹)


父亲之舅父

舅公

外侄孙(外侄孙女)

母亲之舅父

外舅公

外侄孙(外侄孙女)

姐之夫

姐夫

姑丈

舅爷


姐之夫

姐夫

姨裔

姨娘


父亲之舅母

妗婆

母亲之舅母

外妗婆

哥、舅



父亲之姨父

姨公

姨侄孙(姨侄孙女)

母亲之姨父

姨公

外姨孙(外姨孙女)

妹之夫

妹夫

姑丈

舅裔


父亲之姨母

姨婆

母亲之姨母

姨婆


妹之夫

妹夫

姨爷

姨孊


父亲

爸、爹、叔、伯

子(女)

母亲

妈、娘

子(女)



父亲之兄

侄(侄女)

母亲之兄

舅裔

外甥(外甥女)


父亲之嫂

孊(读mǐ)

母亲之嫂

妗孊


父亲之弟

母亲之弟

舅爷


父亲之弟妇

母亲之弟妇

舅娘


父亲之姐(妹)

哶(读miē)

内侄(内侄女)

母亲之姐

姨孊

姨外甥(姨外甥女)


母亲之妹

姨娘


父亲之姐夫

(妹夫)

姑丈

母亲之姐夫

(妹夫)

姨裔(姨爷)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平朗人民的优良传统。一般而言,晚辈见到长辈要主动打招呼,主人见到客人要热情相迎。平朗乡尊老爱幼的传统在节日的座次安排上体现得尤为充分。用餐时,年长的一辈人,如啊公(爷爷)、啊婆(奶奶)、外公、外婆、舅公、妗婆或辈分更高的祖、吤等,会被安排在正厅(正房)的八仙台(桌)边就坐,得到长辈宠爱的儿童也可常常夹坐其中,但晚辈们则一般只能在大院、厢房、厨房甚至是露天平地上临时安放的圆桌旁就坐。好烟、好酒自然也要优先供应给八仙桌旁的长辈。上菜的顺序也是有讲究的,同样要优先上给长辈,然后是儿童、妇女,最后才是年轻的晚辈。上菜时,服务人员常常双手端紧托盘,游刃有余地疾行于不同的房屋和餐桌之间,给每一张餐桌运送菜品。随着那一声声吆喝,一盘盘、一碗碗、一碟碟、一罐罐色、香、味俱全的菜品、主食、配料和鲜汤就送到餐桌上来了。

 

特色美食

平朗地处丘陵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最适宜于农业种养,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可口的时令蔬菜,比如春、夏、秋季可长期享用芽菜(菜心)、空心菜(雍菜)、肉菜(芥菜)、红薯叶等新鲜蔬菜,而冬季则有生菜、茼蒿、大白菜等叶菜,这些蔬菜可以炒着吃,也可以烧汤,并常常是打火锅不可或缺的食料。腌制蔬菜在平朗也别具特色,大头菜、酸菜、酸笋、酸葔芒(腌制的芋头叶柄)也是平朗人民冬季饭桌上的重要食材。节日期间,除了供应常规的家常菜外,少不了也会有各种各样具有平朗地方特色的美味佳肴。最常见的平朗特色菜品有鱼生、扣肉、白斩鸡(白切鸡)、柠檬鸭,以及传统美食大粽、粉利、裤头糍(蕉叶糍)、水圆糍、乌米饭(用乌饭叶浸出液蒸煮的糯米饭)、黄香饭(用黄香花浸出液蒸煮的糯米饭)等。配料,尤其是鱼生配料也是种类丰富,多种多样的,除了葱、姜、蒜、生油(花生油)、豉油(酱油)之外,其他常见的还有芫荽(香菜)、紫苏、辣蓼、荞头、鱼生草(鱼腥草)、山姜丝、柠檬丝、木瓜丝、萝卜丝、炸地豆(炸花生)等。当然,美酒配佳肴,自酿的土米酒(白酒)也是不可少的。平朗的米酒一般都是用当地自产的大米,配上甘甜的山泉水酿制而成,酒香而味醇,醉了也不容易上头。

不同的民俗节日对应的传统食品也略有不同,各有侧重,比如二月初二节会做黄香饭,三月三节做乌米饭,八月十五节做月饼(稔歌村过八月十五节还做圆榨粉),冬至节一般会包大粽。有关平朗的特色美食,在《水乡平朗》(第一册)里已有多篇文章作了详细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节庆活动

每个民俗节日的活动持续时间为1到2天。节日当日为正日,从早上七点就开始接待宾客,一般在上午七点至十点到达的客人,都能赶上主人家简单安排的“吃咹”(吃早餐),若是赶不上“吃咹”也不打紧,因为十二点左右就是午餐正席了,那是整个节日期间最丰盛的饭宴,人员最齐、菜品最全、酒类最足,在宾朋满座、热热闹闹的气氛中,人们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一顿饭能吃上2到3个小时,若是碰上贪杯的,或是喜好斗酒猜码、打赌玩游戏的,能从午间一直饮到天黑,真个是午餐未停休,晚餐又接头,应了那一句“日来犹半酣,夜去复酩酊”,而往往醉倒的,都是那些争强好胜却又不胜酒力的年轻人。

其实,民俗节日的活动方式远不止请客吃饭和喝酒聊天这么简单。在1980和1990年代,平朗乡传统民俗节日期间常见的活动内容还包括蓝球比赛、拔河比赛、趣味游园、猜灯谜、打土狗(斗蟋蟀)、放电影、唱戏等文娱活动,平朗街的圩逢节(农历二月初二)还曾举办过盛大的对歌(唱山歌)比赛、舞龙舞狮、武术表演等活动,给欢庆的节日增色不少。历史上,民俗节日还曾是青年男女相亲见面的好日子,真的是喜上加喜,喜牵连理。

此外,有的民俗节日还举行拜祭祖先、缅怀故人的活动,尤其是对新近逝世的亲人,其家人会在节日当天的上午,拎着各类贡品到坟前烧香、烧纸拜祭,表达对逝世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农村的很多家族都有专门拜祭祖先的场所,俗称“厅邸”,是安放祖先牌位的地方,逢年过节或有重大家庭活动,一般都要去拜祭,既是缅怀先辈,也是祈求老祖宗对子孙后代给予保佑。还有的村设有社、庙、祠堂,这往往是民间迷信神灵、祈求庇佑的封建产物,民俗节日期间也会有人前往祭祀,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平安。

与全国其他地方相同,一些全国性的传统节日也是平朗乡的民俗节日,主要包括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元节(又称鬼节,农历七月十四)等。此外,在平朗乡的传统民俗中,还有许多与庆祝活动有关的事件,包括老人生日、幼儿得月(囡蔕酒)、婚姻嫁娶、子女升学(尤其是上大学)、购房买车、新屋入火等,这些活动一般都由举办方通过送请帖(结婚送红地豆)的方式邀请亲朋好友前来聚会庆祝,而送封包(红包)、送食品、送果品、送日用品往往是人情往来的主要方式,在记满人名、钱款、物品的厚厚人情薄中,透出的是亲友间浓浓的亲情、乡情和友情。因此,这些庆祝活动也构成了平朗乡乡风民俗的一部分,也承载着平朗人民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总之,平朗乡村村垌垌都有自己的民俗节日,这些节日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普及面广等特点,是自发性、普遍性、全民性的民间活动。每一次过完节,送走的是宾客,留下的是欢乐,还有无尽的问候、祝福、牵挂和思念。可见,民俗节对拉近亲情,增进感情,激发生活热情都具有健康、积极的作用,这也是我们平朗乡民俗节日得以长期存在和永续发展的意义所在。

后记

近日,有幸得到平朗同乡会几位名流才俊的赏识,以及《水乡平朗》覃着主编的鼓励,邀我撰写一、两篇有关对家乡风土人情感受的文章,经《水乡平朗》编辑部评议后若能通过,则有望发表在《水乡平朗(第二册)》上。这个请求多少令我有点为难,原因有三,一是自我1992年高中毕业考上大学后,在老家工作和生活的时间就很少了,偶尔时不时回去看望父母,通常也只作短暂的停留,每次谈起家乡的人和事,多数话题也仅限于我对青少年时期的回忆,对平朗乡近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反而了解的不多;二是我是一名学理工科出身的科技人员,本来就是因为文科没学好才“弃文从理”的,语文功底浅薄,写作一直是我最感头疼的“苦差事”,虽然近年来也写了数十篇科技论文,但这些论文都是按照固定的模板写出来的“八股文”,实际上我对文学创作仍然不得要领;三是《水乡平朗》是一本发行量大,影响力强,具有一定文学色彩和地方特色的出版物,甚至一定程度上就是我们平朗乡的《地方志》,第一次给专业领域以外的出版物写文章,对于我这个在文学创作上还“不得其门而入”的小学生,内心难免有点望而生畏,深怕因自己表现不好,完不成任务而辜负了大家的期望。好在所有提交的稿件都有覃主编和编辑部的几位老师作最后把关,尤其是永忠三叔还答应帮我“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地去修改,我这才有勇气写了这篇以家乡传统民俗节日为题材,以我青少年时期对这些节庆活动的感受和记忆为基础的拙作,籍以表达一位身在异乡的游子对家乡平朗的思念之情。由于本文中对很多事件的描述都是基于我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和记忆,有些回忆可能与事实存在偏差,谬误之处还请读者原谅和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颜增光,广西横县平朗乡林公村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6578-1160077.html

上一篇:基金死难考
下一篇:谈家风
收藏 IP: 106.37.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