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cenic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rucenick

博文

一流大学的社会责任感:被排名忽略的软实力 精选

已有 5939 次阅读 2021-2-27 04:29 |个人分类:科研笔记-为何而来?|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以往在讨论一流大学的时候,总是关注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标,比如,论文发表数目,论文的影响因子,教职工数目,国外留学生数目,等等。这些硬性指标,固然可以简化大学的评价标准,但也容易造成评价单一的问题。

    一流大学的评价应该多元化,包含硬实力和软实力。

    软实力是指一所大学对本地和全球的社区贡献度。这种贡献度,不仅体现在科学研究上,也体现在一所大学服务于地区的能力。比如,在新冠期间,某所大学是否进行适当的公众科普,促进科学知识在百姓中的传播。一所好大学对当地和全球社区的服务,是可以得到大众的认可的,因而,一流大学应该是口口相传,活在老百姓的口中,而不是高高在上,悬在云端的象牙塔里。

    “所谓大学者,非有高楼大厦也,乃有大师。”但大师不应该仅待在象牙塔里,更应该走向百姓中间。笔者所在欧洲的项目里,都有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public engagement(公众参与),专门针对科研成果向大众的推介。科研经费从公众的税费里来,所以,科学家最终必然是公益性的,服务于公众的知识需求。科学工作者应该向普通百姓负责。

    目前,大学的教育容易只是注视学生的知识教育,而忽略了对大众知识的传播。虽然国内的大众科学水平较以往有非常大的提高,但平均科学水平仍距离西方国家有一定差距。这就要依靠专业的科学人员,进行反复的知识传播。大众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需要不断的强化和时间的慢慢积累。一旦这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将给一个民族产生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而非夜以继日地模仿和抄袭。

    大学管理者,似乎没有不注重排名的。排名涉及到利益和资源的分配。

    如何评价大学的社会责任感,似乎是个难题。但如果能够把大学的社会责任感纳入评价,那么,无疑将有利于促进大学服务于当地社区,促进大学研究成果的转化。

    科研往往容易给老百姓造成离生活太遥远的假象。一些华而不实,用公众纳税人的钱来满足个人好奇心的研究,必须被制止。而关注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或许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遏制科研的浮夸风和大跃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4204-1274037.html

上一篇:MATLAB学习笔记:如何按回车键后,关闭输入框
下一篇:做恶梦:为什么及怎么办
收藏 IP: 84.26.52.*| 热度|

16 范会勇 张宇 王从彦 徐耀 王兴 梁洪泽 黄永义 张晓良 檀成龙 张成岗 许珂 强涛 陈新平 曹俊兴 任国玉 姚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