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yub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oyubo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99.113.70.*   [3]徐志刚   2015-8-19 04:29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 ... 7&do=blog&id=913565
曹老师,愿听听您对这篇文章的看法!
我的回复(2015-8-21 18:16):对不起,我不每天上科学网,才发现您的留言。我无法查到您指的这篇文章是哪一篇。
IP: 99.113.70.*   [2]徐志刚   2015-8-8 12:58
曹老师,你对最近西方社会工作机会越来越少怎么看?我觉得可能信息化和自动提高了生产效率,新的人力资源需求越来越少,并且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导致新增人力资源的增加量远远大于人力资源的自然衰减量(退休或离职),从而导致了人力资源的队列溢出。这好像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中国人口萎缩说不定能推迟这一问题,但是终要面对。这方面不知道是否有人进行模型研究。
我的回复(2015-8-21 18:46):我不做这方面研究,缺乏相关的积累,不能具体回答您的问题。
       我关心的主题是中西社会历史发展和文化对比,也关心科学创新的机制和制度与文化的关联。
       我是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科技管理人员,在具体管理业务工作之上,主要就关心的问题广泛阅读和思考性写作,视野广,但不太集中。我基本不做具体项目研究,也很少发表论文,主要思考一些战略或哲学上的问题。
       作为外行的观察者,我认为这个问题涉及到社会未来的工作结构和人员工作类型和方式的转变,可能变数很多,这涉及职业的演化。如果把焦点集中在现在的职业工作类型,您的观点应该是对的,或至少会有这样的趋势。但新的技术革命不断创造新的工作机会,过去的一些工作消失了,未来会出现一些新的工作。要预测未来,可以先回顾历史,看看历史上技术变革和教育普及对人力资源供求的影响和演化,可能会发现一些可资对比的东西。信息社会的出现,对创造性工作提出了新的需求,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这是巨大的。重复性工作减少了,创造性工作增加了。需要考虑到工业化社会与信息社会的工作任务和方式是一种转变的方式在发展的。我想教育普及和技术变革最主要的效应可能是工作类型的转移(shift),当然会伴随传统工作的数量减少和新工作类型需求的增长。1985年阅读《第三次浪潮》,感觉信息社会还很遥远,可现在作者当年预测的社会已经普及到每一个人了。美国的产业转移相当普遍,产业劳动力大幅减少,可失业率也没有大幅提高,说明新创造出的就业机会是很多的,那些产业工作哪去了,美国人如何调整的。这方面的研究是很意思的,如能扎实的进行,社会是很需要的。
IP: 210.77.93.*   [1]曹裕波   2012-8-26 10:58
The test of a first-rate intelligence is the ability to hold two opposed ideas in the mind at the same time, and still retain the ability to function.
F. Scott Fitzgerald, "The Crack-Up" (1936)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8: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