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xiangfm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xiangfm

博文

(育儿-能力)机器人、编程和信息学竞赛-2020-2-27

已有 2103 次阅读 2020-2-27 19:01 |个人分类:教小朋友|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以下文字,是我最近写的要给微信公众号的一篇。

反正育儿有很多工作要做。索性就做了这个公众号。希望能对大家有借鉴意义。更希望大家给我建议和意见。

https://mp.weixin.qq.com/s/ULDg9-VnkGaEIuMn8m_CzA

------------------------------------------------------------------------------------------

为了培养李政贤的专注力,从他比较小的时候就开始让他学习了围棋和机器人。后来发现,机器人的学习还有很多方面的好处。首先,它寓教于乐地使小朋友懂得了很多物理知识,如滑轮、传动等;其次,它增强了小朋友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使小朋友发现正在学习的各种知识,如数学,是非常有用的,所以小朋友很爱学习;再次,它使小朋友锻炼了动手能力;最后,它锻炼了的团队协作能力。

   目前很多国家提倡STEAM的教育理念。原来的提法是 STEM, 分别是 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和Mathematics的首字母连起来的,后来有加了一个单词Art,变成了STEAM。是由美国最先提出的。还有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叫做PBL(Project-Based Learning),也就是项目制学习,把教学内容与实践经验所碰到的问题或挑战整合起来,这些实践主要聚焦于学校环境或者日常生活。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在这方面做的还是偏少。机器人的培训是比较好的体现这两种理念的一种教育方式。

   其实,机器人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有个很大的用处,就是可以作为编程的很好的入门工具。比如乐高机器人,它的模块化编程,很适合小孩理解程序的语法等知识,同时,又不需要记忆很多命令等知识性的东西。而且,程序的执行结果,直接可以转化为机器人的动作,很有趣味性。还有一个程序的入门好工具是Scratch,它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幼儿园团队”开发的图形化编程工具,主要面对青少年开放。在手机和IPad端都用应用,也是模块化的。

   上述语言仅用于入门,不建议停留太久。如果觉得已经入门了,建议从Python开始学习真正的编程。李政贤接触学习python应该是小学三四年级。那段时间,他有点沉迷游戏。我就“骗”他说,游戏没有什么好玩,可以自己用程序编出来。因为当时英语他已经比较好了,所以就看着英文教材和英文视频的讲解,学会了初步的Python编程。当时他自己编了贪吃蛇和飞机大战坦克等游戏,我们允许他玩自己编的游戏。从此,小朋友把对游戏的瘾转变成了对编程的“瘾”。

由于编程基础较好,李政贤参加了短暂的机器人比赛项目的培训后接连获了几个奖。他非常喜欢机器人、编程有关的学习,将来希望自己做AI(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有很多的想法想实现。基于此,我给他推荐了信息竞赛,是专门的算法大赛。

  信息学竞赛(NOIP)是传统的中学生五门学科竞赛之一。以前在高考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根据获奖不同,有加分和保送政策。但是,最近两年政策变化波动剧烈,一方面是源于CCF(计算机协会)和教育部的一些矛盾,另一方面是教育部的政策,自主招生取消,代之以强基计划。CCF(隶属于科技部)和教育部的矛盾主要在竞赛是否免费。CCF将NOIP换了个名字CSP企图蒙混过关,结果。

  目前来说,具体信息学竞赛在高考中还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还很不确定,但是如果孩子喜欢的话,可以当作像钢琴考级、学习芭蕾舞等特长学习一样的态度来学。其实参加信息学竞赛很实用,因为,一方面以后计算机或者人工智能方向应该是长期需求旺盛的,另一方面,很多高级一点的工作可能都需要懂点编程。基于此,这个寒假(小学六年级)让他自学了一些C++及算法知识。本领域目前有些经典教材,也有很好的网站,如洛谷。我们是在洛谷上买了网课,用它送的书作为教材学习的。通过近一个月学习,应该学完了大部分工科大学生需要掌握的编程知识,即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应该没有问题的。这相对中学生的信息学竞赛来说,还远远不够,还需要继续努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0487-1220717.html

上一篇:(育儿-考试技巧)英语练后分析示例
下一篇:(育儿-能力培养)目前为止的英语学习历程--2020-2-29
收藏 IP: 110.52.4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