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给研究生的一堂职场课(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精选

已有 6620 次阅读 2021-11-13 15:06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微信图片_20211113150246.jpg

给研究生的一堂职场课

课程名称:学术规范和科研技能   课程代码:ENVI1335001

开课院系:环境系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授课教师:马臻

【课程简介】

以“读研(科研)”为主线,通过讲授、讨论、课后阅读、总结撰写,全方位提高理工医科研究生的科研生存技能(作报告、阅读科研文献、撰写学术论文、科研时间管理、实验室沟通协调、科教界职业发展等),加强学术伦理道德的教育,端正学风,提高科研素养,促进职业发展。

【专业知识点】

职业精神和为人处世的道理

【引领价值】

通过讲述研究生做科研以及任课教师工作中遇到的“陷阱”,启发学生在思考之余,端正做人做事的态度;传授面对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塑造职业精神。

【案例内容】

研究生忙着自己的科研,缺乏职场历练。任课教师认为,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可以通过日常的做事,学会做人的道理。于是,任课教师不但在课题组“当机说法”,还在课上给学生讲解案例和道理——

说话得经过大脑,切忌出言不慎;做事情要多考虑后果,不要随性;细节影响成败,小处不可随便;对自己不清楚的事情,多问问老师、领导,不要自作主张;未经导师许可,不得私自和别人开展科研合作;要学会换位思考;做事要积极主动、落到实处;在回应领导交代的任务时,不要说一些“应该没问题”、“应该马上就能出结果”、“到时候我会准备好的”之类模棱两可的话;在做事的过程中提高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不要用自己的情感诉求代替理性分析;哪怕别人都错了,自己也要为自己的前途负责;要学会从课题组组长的角度思考问题。

当和导师相处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换位思考,即了解导师为什么要这么做;多和导师、父母、师兄、师姐、过来人沟通;对自己的发展和课题组的现状和任务要有全局观;不要纠结,也不要钻牛角尖。

这堂职场课还讲解任课教师的几个体会——做什么,就要像做什么的样子;机会吸引机会,朋友介绍朋友;要广结善缘;要把握好得和失的关系;要做个有心人,聪明的人做得少,得到多;从你的行动中挖掘出更高的意义。

在简介采铜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之后,向学生推荐了几本书——喻向东编著的《大学生毕业后要补的7堂职场课》(学习职业心态);博恩-崔西的《吃掉那只青蛙》(学习时间管理);窦镇铎、郭丹的《谁在左右你的人生》(化解纠结);朱婉儿、吕淼华主编的《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导师之于研究生》(化解困惑)。

相关内容已经整理成文发表。

[1] 马臻《一堂职场课》中国研究生2014(7): 56-57.

[2] 马臻《做什么要像什么》科技导报2011(22): 86.

[3] 马臻《走向职场要把握好得和失的关系》科技导报2012(2): 84.

[4] 马臻《给博士生的一堂职场课》科技导报2012(35): 84.

[5] 马臻《机会在哪里》科技导报2013(24): 85.

[6] 马臻《换位思考·落到实处》科技导报2013(26): 85.

[7] 马臻《细节影响成败》科技导报2014(2): 85.

[8] 马臻《研究生步入职场前要补的一堂课》科技导报2014(18): 89.

[9] 马臻《指出研究生思考问题的误区、盲区,促其成长》科技导报2016(9): 125.

[10] 马臻《一个大大咧咧的研究生》大学生2014(20): 70-71.

[11] 马臻《三件囧事立规矩》大学生2015(12): 72-73.

[12] 马臻《“呛声”该怎么回应?》大学生2016(12): 70-71.

[13] 马臻《实验室非菜场,拒绝讨价还价》大学生2016(15-16): 138-139.

[14] 马臻《实验室里的“自由意志”》大学生2017(1): 92-93.

通过课堂学习以及课后阅读相关资料,学生能够了解读研以及工作当中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那些事,从而尽可能避免在读研过程中以及今后职场上可能会遇到的“坑”。塑造正确的职业精神,将有利于学生今后应聘和就业。最重要的,是成为一个积极主动、讲道理、懂得做事方法的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312237.html

上一篇:开展日常工作和梳理总结、形成亮点相结合
下一篇:怎么可能毕不了业?良心导师告诉你关于读研的“干货”
收藏 IP: 101.87.215.*| 热度|

13 张俊鹏 周忠浩 黄永义 胡泽春 姚伟 邝宏达 彭真明 农绍庄 杜芳 焦飞 宁利中 郁志勇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5: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