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安财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ancai

博文

丹心化春泥——记著名桥梁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张士铎

已有 8120 次阅读 2012-11-10 11:39 |个人分类:日记|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center, 老一辈, 同济大学, 中国建设

——记著名桥梁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张士铎

    张士铎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桥梁专家,同济大学教授。他一生热爱桥梁事业,也更热爱自己的祖国,尽管命运曲折,但他依然乐观面对。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同济大学桥梁工程教苑,他耕耘不辍、诲人不倦。他那执著勤勉、至诚率直的品格,值得桥梁人追随和学习。

留美博士 回国效力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万象更新,百废待兴,国家各项事业急需大批有用人才。此时,身在海外的志士仁人纷纷选择归国,以自己的学识和才干投入到新中国建设的滚滚潮流中,学有所成的张士铎博士也是其中的一位。

张士铎1925年4月出生于天津。1947年,从天津工商学院土木系毕业后便赴美深造。1948年12月至1952年,他在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先后取得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任美国华盛顿州公路总局桥梁处副工程师,并获得开业工程师执照。

1949年,得知新中国诞生的消息后,正在求学的张士铎渴望自己能早日学成回国。取得博士学位后,他积极寻找机会返回故土。这期间,美国中情局密切关注着他的动向。直到1955年,回国之事终于得以成行,风华正茂的张士铎博士,怀着对祖国的拳拳之情,踏上了回国的路程,随钱学森先生同船由美国回到祖国。

春风化雨 桃李满园

归国后,经组织安排,张士铎来到了在桥梁学科方面实力雄厚、英才云集的同济大学,成为道桥系的一名教师。

从美国回来的张士铎先生,幽默风趣,思路开阔,他的课深受学生欢迎。听过课的学生都说,上张先生的课“过瘾”。那时,张先生讲授《桥梁工程》《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等课程。在课堂上,他并不拘泥于书本,而是旁征博引,力图打开学生们的思路。一些数学方程、力学原理经由他推导,如行云流水般,把枯燥的推演变得引人入胜。他十分注重授课效果,力求学生能将每一理论原理的工程意义透彻领悟,并进一步能融会贯通。为了调解气氛,张先生在课堂上,还经常会开开玩笑、讲些笑话,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凭借在桥梁结构方面扎实的理论基础,张先生率先在桥梁系为研究生开设了《高等桥梁结构理论》课,这也是在国内高校中最早开设的系统性介绍高等桥梁结构理论的课程。授课中,张先生着重对桥梁工程的理论公式和规范条文的理论依据进行梳理和分析,使学生们能从原理上和问题的本质上认识桥梁结构的受力性能,为今后研究工作和桥梁设计打下理论基础。这门课自开设后就深受学生欢迎,此后也一直被国内兄弟院校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上所借鉴和参考。

除给学生授课外,张先生还经常带学生们到外地桥梁工地实习。当时,工地条件非常简陋和艰苦,他和同学们同吃同住。白天,在机器轰鸣的工地上,他耐心给学生现场讲解和指导;晚上,他则和同学们挤在一起住宿。“尽管条件很差,但张先生从不抱怨,作为一位老师,这样很不容易。他一心只想让我们多学点东西。”学生们在赞赏的同时,心里对他也多了一份钦佩。

1967年2月,被造反派掌控的公安部门凭借一些并不确切的“历史档案”材料,在同济大学当众宣布张先生为“美蒋特务”,并将其逮捕。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张士铎才出狱回校。蒙受冤屈的张先生重返同济校园后,乐观、豁达的他,仍以昂扬的热情重新投入到自己热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

张先生教书育人30余载,退休时,已是桃李满园。如今,经由张先生指导过的学生,大多在我国桥梁建设岗位上担任着重要职位。每当取得大的成绩,学生们都会来信或者打电话告知,这是张先生感到最欣慰和高兴的时刻。

曾任中国公路桥梁工程公司副总工程师和总经理的陆楸是张士铎老师的第一位研究生,在张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陆楸受益颇多,在专业学习上进步很快,最终以优异的成绩从同济大学研究生毕业。毕业后,张老师依然十分关心陆楸的发展,多次打电话询问他工作上的事情,帮助他解决遇到的棘手问题。陆楸凭着专业实力在桥梁领域做出了骄人的成绩,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等。后来由于工作原因,陆楸离开上海,师生多年一直未能相见。在最近的一次探访中,陆楸携爱人前去看望张士铎老师,没想到张老师竟然还脱口叫出了陆楸爱人的名字。“这让我非常吃惊,并不是说张老师的记忆力特别好,而是张老师一直把我们放在了心上。他对学生的这份牵挂和关怀,让我感慨万千!” 陆楸感动地说。

2007年,同济大学迎来“百年校庆”,毕业后分散在祖国大江南北的校友们纷纷回到母校,欢聚一堂。当年桥梁系的学生、如今的“老”校友们见到了八十二岁、依然精神矍铄的张先生时,备感亲切。昔日张先生对他们的谆谆教导还留在他们的记忆中,历久弥新。

潜心科研 硕果累累

在桥梁工程领域,张先生勤奋耕耘,发表了近百篇学术论文,出版多部专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理论研究被实际运用到桥梁建设中,为国家建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张先生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桥梁结构分析中的箱梁畸变、扭转及剪力滞效应等方面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上世纪60年代,国家决定兴建广西南宁邕江大桥,以改善当地落后的交通状况。在当时,修建一座这样的大跨度连续梁桥非常困难,除了施工条件简陋跟不上外,技术方面更是一个难题。鉴于张士铎先生在预应力方面的深厚研究,他被广西交通厅邀请作为邕江大桥的技术顾问参与到桥梁建设中。经过多次调研和缜密的思考,张先生依据乌曼斯基理论提出,以钢筋混凝土薄壁箱梁结构来解决邕江大桥的大跨度问题。在张先生的指导和建议下,邕江大桥建设中的关键问题终于得以顺利解决。

1964年7月15日,邕江大桥竣工通车。它全长394.6米,中间五孔为跨径55米的带挂孔双悬臂梁。这一跨径在当时居全国同类桥梁之首。建成后的邕江大桥成为连接南宁市江南江北的必经之途,对南宁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边防建设起到了重大作用。

自1980年起,张先生对宽桥面板应力有效分布宽度即“剪力滞效应”、直线变截面和二次抛物线形变截面悬臂梁正负剪力滞效应、有轴力影响的剪力滞等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在国际桥梁界引起了重视。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张先生最先将预弯组合梁概念引入国内,提出了预弯组合梁的初步设计方法,其中包括截面尺寸拟定,挠度及上拱度的估算方法,并且通过计算示例给出了预弯组合梁的主要计算步骤。1989年,同济大学与河南省郑州公路总段共同研制跨径为15米的预弯梁,成为我国第一座成功架设在公路干线上的预弯组合桥梁,并获得1993年河南省交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张先生关于公路桥梁车辆荷载纵横向折减系数的研究,获1995年交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8年,张先生参与了由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室主编的《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的起草和制订工作。

在桥梁领域不懈探索,终结出丰硕成果。张先生出版有《预应力混凝土理论与应用》(合编),专著有《结构理论及在桥梁上的应用》《桥梁设计理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现代混凝土基础理论》及《箱形薄壁梁剪力滞效应》等多部,并在土木工程学报、同济大学学报、中国公路学报、湖南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约90篇,在美国ASCE的J.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J.of Engineering Mechanics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英文论文十余篇。

宽厚谦和 乐于助人

与张先生接触过的人,都会被他坦诚率直、宽厚谦和的性格所吸引,非常愿意与他交往。很多听过张先生课、与之有过接触的同学都这样评价他:“张老师对人十分亲切,见到他时总是笑容可掬,他是个和蔼且近于天真的胖老头,心地单纯得像个孩子。”

印定安老师与张先生在桥梁教研室共事多年,在他眼中,张士铎既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师,也是一位随和易处的朋友。

张先生的英语水平和助人学习英语的热情是人所共知的。他积极地组织年轻教师成立英语学习小组,主动抽出时间带领大家学习英语。曾经是小组成员的印定安老师回忆说:“张老师亲自选定了英语教材,每周固定时间,长时间的坚持,有时候翻译一段英文论文,有时候朗读课文,练习口语。在他的辅导下,很多老师的英语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张先生对于提高青年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有不少研究生、本科生,甚至是已经离校的毕业生也都得到了张先生的帮助。曾经有一位学生,因为英语底子差,需要特殊辅导,他就让这位学生周末到同济新村的家里“开小灶”,这一学,差不多就是两年。最终,这位学生凭借优异的英语成绩,出国留学深造。

在教研室,张先生也特别愿意帮助年轻教师及早走上教学科研正轨。印老师曾担任张先生课程的辅导教师,一段时间后,系里决定让他正式给学生授课。刚开课不久,一次,印老师突然发现,在教室最后一排座位上,张先生竟然在认真听他讲课。在随后的教研室会议上,张先生针对印老师的上课效果善意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给予极大肯定,这让印老师感到非常踏实,“张先生课上得很好,学生们都很喜欢,能得到他的肯定,让我上课时更加有了信心。”

张先生丰富的桥梁理论知识,使得他经常受邀担任国内很多桥梁工程建设项目的顾问,他多次利用自己的学术影响给系里的年轻教师创造机会。除此之外,每当教研室接手重大项目,他都会事先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找出一堆厚厚的英文资料,供大家进行借鉴和参考,帮助课题组解决技术难题。“放手让年轻人做,这样才能让他们成长。”张先生的提携和帮助,让系里的年轻老师都受益匪浅。

发挥余热 勤耕不辍

1992年,张先生从教师岗位上退休。退休后的他,依然勤耕不辍,学而不厌,将科研工作当成生活的重心。

“在张老师身上有一股劲,这股劲就是对桥梁事业的热爱。退休之后的他也没有培养出什么休闲娱乐的爱好,依然保持着自己多年来养成的勤于思考的习惯,在桥梁领域钻研探索,从未懈怠。”印定安老师说。

同事或学生每次去探望他时,总会发现张先生还是保持着过去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大部分时间还在思考问题、看论文、写文章。有一次,一位同事到张先生家里,发现他竟然在看一本大学本科的桥梁教材。问他,怎么这样的书还要看?他说,教材中,有一些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非常重要,每次看都能激发出自己新的想法、新的认识和新的理解,能帮助自己理清很多科研思路。

张先生始终保持着一位优秀学者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习惯。由于年事已高,再加上长期用眼过度,张先生的眼睛越来越不好,视力每况愈下,看论文和书都非常吃力。家人劝他多休息,不要再看了,可他却说:“不看怎么能行?桥梁研究是我终生的事业。我要继续发挥余热,为国家的桥梁事业做贡献。”

就这样,勤耕不辍的张先生在退休后还陆续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箱形薄壁梁剪力滞效应》《桥梁工程结构中的负剪力滞效应》等在桥梁界颇有影响的专著。

近两年,张先生因为健康欠佳,住进了医院。直到住院前,他还在撰写论文,考虑下一本书稿的事。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岁月匆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对于曾经聆听过张先生教诲的学生和同济桥梁后辈来说,每当提起他,不仅是他宽厚谦和、乐观豁达的性格让人感到和蔼可亲,内心对他更怀有一份深深的景仰之情,他执著探索的科学精神始终影响和激励着后代学人为桥梁事业奋发前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57992-631064.html

上一篇: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下一篇:随机振动专家——朱位秋
收藏 IP: 61.178.233.*| 热度|

1 柳林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7: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