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ag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ditage

博文

被保送进协和的尖子生,和我们聊了聊兴趣这门玄学 精选

已有 5496 次阅读 2022-9-1 08:53 |个人分类:意得辑 X 20个科研学者访谈|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因为跟着读博的导师又读了博士后,他本身对我也比较了解,所以没有面试。”

说起自己是怎么进入协和的,叶军的口气听不出变化,不咸不淡好像这件事十分顺理成章。

叶军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的副研究员,从事纳米药物的研发工作。此前他在本校连读了硕博,专业为药剂学。

在叶军的科研事业中,兴趣是个反复被他提到的词。有时他会用具象的例子告诉我兴趣的表现方式会是什么,比如看文献时,有好看的图会琢磨琢磨这是用了什么软件。但更多时候他会语焉不详地用对科研的原始的动力来指代。

整个采访中,他一直用开头那种波形平稳的语调交谈着。用初中生也能听懂的语言,和我解释药物研发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在实操中需要经过哪几步。如果说衡量是不是看懂一本书的标准,是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把内容复述一遍。那叶军完全具备不需要借助黑话,也能说明白自己在搞什么科研的能力。用他的话说,这是兴趣带动了努力。

读博和读博士后不难,是交流中我产生的一种错觉。即使是说到领域内的“三个10”——10年的研发周期,10亿美元的投入,10%的成功率,叶军也是一种“但只要踏踏实实做实验总有成功的时候”的不慌忙姿态。问他怎么看期刊对投稿的诸多格式要求,他说好多期刊早就不这样了,理论上想投什么格式的都行,文章被接收了再照着要求改。

这可能就像抛硬币,扔出去的时候已经大概能知道自己的心意。很多时候把抱怨说出口的那一刻心里已经是投降状态,而想着解决问题的人往往没把发牢骚当成可选项。

∵∴∵∴∵∴∵∴∵∴∵∴∵∴∵∴∵∴∵∴∵∴∵∴∵∴

『读博只是找到了兴趣点后自然而然的过程』

意得辑:对很多学医的人来说,协和是非常理想的发展方向,能说说你是怎么进入协和的吗?博士后面试的时候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问题吗?

叶军:现在博士后招聘其实跟找工作一样,它没有很严厉的、传统意义上的考试,完全是靠面试来筛选的。但我的情况又不太一样,当时博士毕业之后,实验室的导师想让我直接留在课题组工作,而我自己从研究方向上也很满意这个安排。但是由于当年进京指标的限制,不能直接留下来。只能通过博士后培养的方式先获得进京指标,再进入课题组工作。这有点类似于“曲线救国”。但整个科研过程还是留在课题组,只是身份在逐步变化而已。

意得辑:也就是说你理论上没有过所谓的博士后面试,那对于其他没有被“保送”的博后通常会经过什么样的进站出站考核流程?有哪些硬性的指标吗?

叶军:确实,因为我跟着这个导师读了博士,他本身对我也比较了解,就没有面试,或者说没有在面试时涉及那些常规问题。

而据我所知,如果是外来应聘的博士后,很多单位都有入站要求,每个学校设置的门槛都不一样,然后也会有相应的出站要求。这些所谓的要求都是最低要求,不是说你达到了就能进到协和来,每个实验室的导师他会有自己的要求。不仅是你要发过多少多少篇论文,还有经验上的考量。博士后和研究生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她经过博士的训练之后上手很快,一进实验室就能很快展开工作。

意得辑:很多人在读博之前都要纠结一番,能先跟我们讲讲当初是怎么决定读博士的吗?你觉得读博之前应该想清楚哪几件事?

叶军:其实我觉得这个事情,不管是读博还是读硕,都是需要你自己去尝试的一个过程。很多人读研究生之前并不清楚自己适不适合做这个,毕竟本科属于系统性的学习,像研究生则是在一个研究方向上有比较深的纵向的发展。就我自己个人的经历来说,在读硕士阶段基本是确认了自己喜欢和适合做这个。

那么往下就涉及到,如果你要把科研当作事业来做的话,一方面需要提升一下学历,另一方面在硕士期间也无法在同一条线上深挖下去。这时候你就会有读博的需求。

我是自己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了对科研的原始的动力,这也是我认为读博前需要考虑清楚的地方。比如有的人读研究生,如果只是在导师的带领下,老师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只是当成任务来完成,想着完成了就毕业了。那我认为相比之下,如果你能自发地去看文献,或者跟别人讨论,会通过实验来论证和摸索,想要探究其中的奥秘在哪里,这样的人应该比较适合读博。这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

意得辑:既然说到你找到了值得“深挖”的方向,那最初你是怎么确定要从事纳米药物研发这方面的研究的?

叶军:一开始就是本科学习中会接触药学下面的不同方向,比如说药剂、药理、药化、药物分析,主要是这四大类。通过上课还是觉得药剂是比较感兴趣的,然后药剂这一块,尤其是跟纳米的递送系统联系紧密。因为纳米这一块一直很火,一方面觉得它很神秘,还有就是当时觉得前景也很明朗。

意得辑:那你一般怎么跟不搞科研的家人朋友介绍自己的研究领域?如果不借助“纳米的递送系统”这样的词汇,用大白话能讲出来吗?

叶军:如果说他问的很宽泛,比如你是做什么职业的,我一般都会说是药物研发类的工作。然后举例子说你们平时吃的药片或者注射用的药都是由我们研究机构、我们这种科研人员通过验证给你做出来的。

『新药研发的三个10——研发周期10年,费用约10亿美元,成功率10%』

意得辑:那么药物研发通常是个什么流程,你又在这个流程中具体负责哪一块?

叶军:我们主要是负责临床前的研发,进入临床之后基本上都是医生和临床试验机构在做。

临床前首先就分很多阶段,一个是药物分子的发现。比方说你吃的阿司匹林,这个药片里它有一个主要发挥作用的药物分子,就是一个化学结构式,这个药物分子就决定了药片的主要功能。

发现新的分子之后,就要验证它是不是有这个功能,比如说看一些抗肿瘤药物有没有杀死肿瘤的作用。这时候就需要在细胞上做验证,把细胞取出来,把药加进去,看是否会杀死肿瘤,这是其中一步。再然后就要在动物身上测试,把肿瘤接种在动物体内,通过注射或口服的方式给药,看肿瘤会不会变小。

临床前还有要涉及到安全性评价,如果药吃进去肿瘤被杀死了,但小鼠也死了,这样就有安全问题。所以我们需要确定它的安全剂量,以及安全性体现在什么地方,比如损伤了哪些器官,这些都需要有很详细的报告。以及做这些之前还要确定给药方式,是用注射器做静脉注射呢,还是做成片剂、溶液剂去口服。

体外细胞的实验做好,体内小鼠上的安全性、有效性做好,一套资料都齐全之后就可以去国家机构申请临床试验,国家机构的人员会判断要不要批准你做临床试验。到了这个阶段,后面在人体上做的实验,主要就是在认证的医疗机构进行了。

意得辑:听起来整个研发过程是需要不断试错的,你们一个项目的平均周期是多久?

叶军:一个药物的研发历程,基本上临床前至少要5—8年,5年已经算是比较快的了。人家会说新药研发领域有“三个10”,基本上就是研发周期是10年,费用大概是10亿美元,成功率10%。

从成功率来看,临床前可能还会高一点。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抗肿瘤方面,把药打到细胞里,和在小鼠身上,乃至和人身上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因为药物是直接加到细胞里的,但你真正在人体或小鼠身上做的时候,药物通过静脉注射触达全身,如果靶向性不好的话,不一定能接触到肿瘤细胞。

还有就是在小鼠身上奏效也不一定对人有效。因为小鼠是自己造的模型,你把肿瘤细胞打进小鼠体内,它可能十几天就长出肿瘤了。但人得癌症是一个长年累月的过程,一般从患病到检查出来癌症中间可能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了。

加上很多人除了病灶肿瘤,比如说在肝癌之外,其他地方也有。由于体内的生理环境结构都不一样,很多临床前研究都能成功获批,但在临床阶段大部分都失败了。

意得辑:你在证言里提到你们课题组,能介绍一下团队的构成吗?大家平时是怎么分工合作的?你在其中担任什么角色?

叶军:我们课题组的工作内容就是药物制剂这一块,内部会分成不同的项目组。比如针对小分子a的项目,有几个老师和同学在做,小分子b的项目,是另几个老师和同学在做。区别就是小分子a的团队要给它压成片剂,小分子b的要做注射剂。整个工作内容差别不大,只是针对的药物不一样,然后做成的剂型不一样。

我已经在尝试带领小团队开发新药了,我会根据项目的情况给我的组员分配具体的工作。

意得辑:你怎么评价自己所处行业的前景?协和在这个细分领域处于什么水平?你们和竞争对手之间较劲的点有哪些?

叶军:我们单位应该是处在上游的,其实国内做药物研发,被业内人熟知的大概有下面几家学术机构。比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还有两所比较著名的大学,叫中国药科大学,在南京,和沈阳药科大学,在沈阳。这些都属于老牌的医药研发机构。

其实我们这些机构不属于竞争,就是大家一起研究新药。

药物研发的整个链条,所有研发机构都会有的。比方说首先由药化学的人来发现新的小分子,之后交给药理学的人来筛选它的肿瘤活性。就像我之前说的药理学的人会在细胞或者动物上筛选,可能100个小分子里能筛出一两个有潜力的。然后再交给药物分析的人来控制它的杂质,让分子的纯度提升,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最后再找我们药剂的人来做成剂型,因为分子合成出来可能就是一堆粉末,但你需要给它压成片剂或做成溶液剂。这样就是一个完整的链条。

意得辑:就整个科研行业来说,你们领域的经费充裕程度和申请基金的难易程度分别是什么样的,请用0-10打分。

叶军:这个我觉得得分开来看,如果让我自己去申请经费,10是很难的话,我可能是7,属于比较难的。这个还是要看个人实力,如果你成果很多、科研基础很强,就比较容易申请到。

但因为我也不是独立的研究人员,我的项目经费多数时候还是依靠导师的经费。我的导师很优秀,经常申请一些国家级的项目,所以我们实验室的经费还是很充足的。

我们实验室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这是国家针对药物研发领域设置的专项基金,经费也比较多,当然也是我们实验室的导师来申请的。除此之外,我们课题组的青年骨干也会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等。

『科研最主要还是靠努力』

意得辑:能介绍一下你典型的一天是什么样的吗?一般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叶军:我基本上早上7点多到单位,吃过早饭就开始一天的工作了。因为每天的工作内容会不一样,如果当天有实验的话就去实验室,我一般会做动物实验或者细胞实验。实验做完还会有一些文字性的工作,比如写实验记录、整理实验结果。还有当一个项目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可能还需要把数据整理出来写成报告或文章,这是一个比较花时间的事情,我通常要花一个月来写论文。所以我要么是做实验,要么是写东西,要么是做PPT或者开会。

我们课题组的管理还是很人性化的,课题组成员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验安排来进行时间规划。我觉得还是看个人追求,如果你想出更优质的成果,这些都是需要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去反复验证和累积的。

意得辑:从2016年开始每年发两三篇SCI算是很高产了,对你来说发论文是研究做到位之后水到渠成的事吗?

叶军:文章的产出还是依靠项目的展开,不管是领导给你安排的任务,还是你自己有想探索的课题。文章都是随着项目的完成,有了数据,再去发表。

意得辑:国人对写论文好像有种恐惧心理,你觉得为什么很多人说到写论文就叫苦不迭?

叶军:刚开始做任何事情都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需要在开端的时候花很多时间去熟悉这个过程。

我觉得写英文文章比较快捷的一种方法就是去模仿。比如你平时做课题的过程中,会看很多英文文献,想从文献中找方法找原理,看的应该都是领域相关的内容。你会从中累积很多专业词汇,看得多了就记住了。等你下笔的时候,再去回顾看过的文献,慢慢模仿着写。每句每段都需要去看文献、去搜索、慢慢累积。等你把文章的框架搭建好了,内容充实了,逻辑又比较顺畅,我觉得只要润色一下,降低一下重复率就可以了。这也仅代表我个人的建议。

意得辑:所以你还记得自己的第一篇论文遇到过哪些障碍吗?

叶军:不记得了(笑)。

但我感觉写一篇好的文章,前后包括作图、数据的处理,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越到后面,你那些套路都比较清楚了,可能会快一点。

但写完之后的整体修改是很花时间的。你得反复琢磨怎么写、怎么布局,文章才显得更有意义。需要去看更高水平的文章,看它们是怎么一层层揭开,一步步去展示实验结果的。

意得辑:你怎么看期刊对投稿体裁和语言的诸多规定与限制?

叶军:其实最近几年很多期刊都变得越来越自由了,他们在投稿阶段不再做强制性的规定。他们只是单纯建议你采用他们的模板,比如用什么参考文献格式,图怎么放等等。但你一开始不一定要遵守,可以等文章被接收了再按照出版社的格式来修改。

现在很多期刊都是提供一个checklist,上面有一些你文章要有的必要元素,比如文章首页、标题关键词、摘要、前言、结果、方法之类的。这些元素都具备了,伦理学也描述清楚的,参考文献和图表也齐全,那么你不必刻意按照期刊的固定格式排版投稿,至少我经历的大部分期刊在投稿阶段都是这样的。

意得辑:可以谈谈你平时是通过哪些途径关注行业动态的吗?

叶军:之前微信没做起来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靠看文献或是浏览网站获取信息。现在微信推送特别方便,公众号能推送的内容很丰富,比如一些重要的药学发现,对有影响的论文的解读,很多我都是通过微信知道的。然后和自己专业密切相关的内容,比如一些实验方法,我还是会去找专门的文献。

你要问我有没有什么可以推荐的公众号,我其实也说不上来,很多时候它们对我来说只是一种媒介。

意得辑:就你目前取得的科研成果来说,努力、天分、运气三者排布顺序分别是什么?

叶军:我个人觉得最主要还是靠努力。当然努力的前提还是要自己喜欢,然后通过不断地学习形成知识体系,才轮到大脑去辨认哪一块有潜力,什么样的东西谈得上是创新。

意得辑:就你所在的科研岗来说,一般的上升通道是怎么样的?

叶军:你可能要通过自己的成果来评职称,然后成为比如硕士生导师或者博士生导师,开始带自己的学生,一般都是这种路径。

另外,当你有了更多成果之后也会面临更多机会,比如行业内的会议,出于对你的认可会邀请你出席,交流中能认识更多的人,然后一起合作开发项目。

意得辑:最近一次感到开心是因为什么?

叶军:这种其实还挺多的。一些比较常见的就是自己一直做不出来的实验突然做出来了,可能是由于发现了一个被忽略的小细节,感觉找到了其中的小秘诀。或者是发现自己做出来的结果真好看,有时候可能会对后面的实验发展很有意义。还有就是一些基金申请中了,研究被行业认可了、评上奖了,这种时候会挺开心的。

意得辑:你推荐现在的年轻人搞科研吗?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吗?

叶军:我觉得还是要看个人有没有从事科研的意愿。如果既没有意愿,兴趣也比较浅的话,就会被导师推着走。导师会很累,你自己也会很累。

做科研的很多技能,是需要观察别人然后主动去学的。比如看文献的时候,你发现别人做的图特别好看,那你想不想知道他用的什么软件呢?有可能你听别人汇报的时候,发现他PPT展示得很好,字很少图很多,逻辑也很清楚,然后你发现哦原来PPT也能这么做。这些都是需要有一些原动力支持的。

我问叶军“天分、努力、运气”三者要如何排序,他直言搞研究没有天分一说,努力才是充分条件。我们无从判断传统教育中把努力和成功绑在一起的观念是否影响了他的价值排序,但也许产生兴趣也是一种天分,发现兴趣也是一种幸运。

∵∴∵∴∵∴∵∴∵∴∵∴∵∴∵∴∵∴∵∴∵∴∵∴∵∴

logo.jpg

如叶军所说,他所在的课题组在对英文文章作润色时一直都首选意得辑,已润色了近15篇SCI论文。2021年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2篇SCI论文,均用了意得辑的优质润色服务,在投稿至接收过程中编辑和审稿人均未对语言有异议,两本期刊的影响因子分别为13.751和10.435。

意得辑优质润色服务既包含两位英语母语编辑对稿件的三重检查,又为作者解决投稿信、查重、和排版等几项前期准备工序,还为应对期刊的返修要求免费提供无限再润色,从头到尾陪作者走完发表路。尤其适合有志发SCI或SSCI的作者,是意得辑最受欢迎的服务。

为什么说这项服务对SCI及SSCI投稿有所助益?

英文期刊投稿的入门选项——有成效:据用户调研结果显示,在优质润色加持下发了第一篇SCI或SSCI论文的人数十分可观。

助你通过英文思维的检验——智力贡献:不局限于语言语法的修改,编辑同步进行高一级的逻辑检查,弥合中英作者在思维方式与写作习惯上的差异。

为你归置投稿材料——省事:代你操心排版、查重、投稿信撰写三样费心力却不可或缺的预备工作。

和你一道面对返修——保险:首轮返稿后的365天内不计次数免费再润色给拒稿与返修上好了保险,好事多磨的路上也有人兜底。

欢迎前往意得辑官网了解论文初审服务详情。

科学网博文活码WSS.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69813-1353516.html

上一篇:中国科研的长期投入是否已进入回报期?答案都在最新的自然指数中
下一篇:一年一度的同行评审周主题已揭晓,主办方邀你亲历这桩国际学术事件
收藏 IP: 101.80.17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0: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