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qiongzh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qiongzhang

博文

中国式的拆迁魅力之所在

已有 3089 次阅读 2013-5-8 22:01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拆迁

 今天早上看到一条新闻:河南郑州清代古宅被放火强拆,守宅人被蒙头捆绑!

  内容为昨天凌晨,郑州市孙庄仅存的两座清代民居,一座倒在了挖掘机的“巨手”下,另一座被大火烧成了灰烬。试图保护古宅的村民孙宝珠,遭遇不明人员捆绑,还被抢走了手机。 昨天,不少村民专程跑来看古宅最后一眼,“没有了翰林故居,孙庄再也不是那个孙庄了。”

    而文中所提到的拆迁指挥部的回应:“拆迁指挥部不会这么干”

    郑州西流湖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拆迁工作都是依法进行的。拆迁之前,指挥部已与所有房主签了赔偿协议。对于拆迁指挥部捆绑了孙宝珠、抢走其手机的说法,该工作人员否认了,“肯定不是拆迁指挥部,我们不可能这么干”。对另外一座被烧掉的古宅,他解释说,可能是捡废品的人无意中点着的火。这种说法,引起了周围村民的不满。“拆迁周围早已拉上了警戒线,并有人巡逻,捡废品的人根本进不去。”对村民们“拆掉的不是房子而是历史”的指责,该工作人员称,“文物部门都鉴定了,房屋没有历史价值”。昨天上午,孙宝珠再次去了须水派出所报案。

  警方回应说:“由于现场没监控,只是一个人说,也没证人。”

  不得不佩服中国的拆迁力量的强大,我没有去过郑州,要不是这篇新闻,我也不会听到清代翰林孙钦昂这么个名字。故居,为什么会被称为故居,就是因为有历史意义,可以供我们后人所学习了解,而且也只能用这个点仅有的遗迹来为我们讲述那段不为我们所了解的历史。

   我以前并不了解林徽因,也就是因为看到新闻中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已经基本被拆除殆尽,才去了解并且读了林徽因的散文、诗歌,甚至是关于她与徐志摩的感情纠葛。

   去年我去了一次凤凰古镇,之所以去是被这个地方的宣传所打动,觉得很有必要去看看,尤其是那里的沈从文故居,感受《边城》文中的翠翠的苗乡生活,还有熊希龄故居。当我满怀希望的游完这座古镇后,我的感触是:这个地方如果游客不是路痴的话,可以半个小时游完;沈从文和熊希龄的故居都没有了,只有个墙,墙上有个门,门上写着**故居,然后很多人站在旁边拍照,表示来到过**故居.....仅此而已。然后再看看宣传册,我想说我如果仔细看的话,半个小时是看不完的。古建被拆了,被拆了,留给我们的只是个背影和我们自己的遐想了。。。。。。。

   其实大家都明白,与其说是开发商的肩膀太宽太宽,没床可以当铺,不如说是官商犹如军民鱼水之情深意切!如果等到多少年以后,北京的地皮实在是太拥挤了,开发商没有地皮再动工的时候,而北京的故宫确实有点大,也是很占地方的,是不是估计会把北京故宫也拆了?然后在北京的某地,有一条小街,街上有个墙,墙上有个门,门上写着北京故宫:紫禁城,有好多的国内外有人排着队在那里拍照。。。。

   如果说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那么古建或者是故居也应该是属于不可再生的历史资源了,那么它们是不是也应该值得我们去节约性的保护呢?

    此处大笑好多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5617-687946.html

上一篇:换一种心情,换一种生活
收藏 IP: 111.115.44.*| 热度|

4 赵纪军 杨龙 dchlin cly8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