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xiaohu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iaohua

博文

赶海 精选

已有 8023 次阅读 2013-1-27 21:21 |个人分类:所见所闻|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赶海

(一)

         我从小在海边的一个小村庄长大。记得每到夏天的时候,下午放学以后经常和村里的几个小伙伴到村南的海边去赶海。海边有村里的晒盐池,盐池的周围是排水用的浅池塘,池塘里有许多钉螺。钉螺比一般的海螺细长,皮很硬,村里的人叫它吸螺,就是用嘴吸着吃的海螺。我们拣回家煮好以后,大家用牙咬掉螺钉,然后用嘴吸钉螺的另一头,螺肉直接吸入嘴中,鲜味十足。村里夏天的夜里,大人们在劳累了一天以后,都坐在街上乘凉。他们手里摇着蒲扇,一边聊着天,一边吸着钉螺吃,就象外地人磕瓜子。孩子们当时也没有什么家庭作业,也就都围在大人的边上一边吃钉螺,一边玩。当时农村里没有电,更不用说电视了,因此这对大家来说都是最放松的时刻,我到现在都怀念当时的情景。

  星期天或放假的时候,若逢大潮(阴历每月初三、初四或十七、十八),我便和伙伴们一起去离我村七、八里路的一个叫水岛的小岛上赶海。退潮的时候,人们可以从潮水退出的通路走到水岛。到涨潮的时候,海水就没过了水岛和外面的通路。大人要来这里赶海,大多是打牡蛎。他们用一个特制的牡蛎刀(有点象螺丝刀,但更尖锐些)很巧妙地把又大又肥的牡蛎肉连同很薄的顶壳一起铲下,较厚的底壳仍然留在岩石上(主要是为了减轻往家带的重量)。孩子们则在海边跑来跑去地翻石头拣海螺和捉螃蟹。收谷子的季节是拣海螺最好的时候,那时的海螺又多又大。礁石边和礁石下经常会有一堆一堆的海螺,不用多长时间就会拣满竹篮。当然,这样的时候比较少见。

  有时在雨后夏天的晚上,我跟着大人提着灯笼去海滩里照泥蟹。很多泥蟹都从泥滩的洞里出来喝淡水。晚上天黑,用灯笼或手电猛一照,蟹子们不能马上找到洞口,就乖乖地被我们捉到了。泥蟹虽然不如岩石下捉到的螃蟹大,但味道也很鲜美,而且一次可捉到很多。吃不完的可用盐水腌起来,以后慢慢吃。

(二)

上了中学以后,离村儿远了,我便住到了学校,下午没法去赶海了。但周末回家的时候,如果是大潮,一大早我便和爸爸去村南边的泥滩里拉文蛤。爸爸带着特制的蛤蜊锄在前边拉,我则跟在后面拣拉出的文蛤。文蛤既大又肥,味道非常鲜美。特别是它光滑,漂亮的贝壳,成了女孩子们喜欢的玩具。泥滩里还有泥螺。退潮的时候,有的泥螺随着海水进入深海,有的被留到了泥滩上钻到泥下,但是顺着它的轨迹很容易找到。当然这又成了我们的佳肴。

读大学以后,大一和大三的时候都到青岛海边实习,记得老师带我们到海边识别不同种的海螺、蛤蜊和螃蟹等。和同学们也拣回了不少海产品。我们还自制了酒精灯用饭盒煮了海螺和蛤蜊,美美地吃了好几次。同学们大多不是来自海边,但吃海鲜的积极性并不亚于我。

(三)

毕业后,我又到了青岛工作。以后又有了男朋友(后来成了我老公)。不知是不是受我的影响,不在海边长大的他也和我一样喜欢赶海。我们谈恋爱的许多时光都在海边度过。天冷不能游泳的周末,我们就去赶海。青岛的海边虽然不如我村附近的海边鲜味多,但我们却从未空手而归。我们最常去的地方是青岛东边石老人附近游人少的礁石区。退小潮的时候,我们拣海螺,退大潮的时候我们捉螃蟹。

结婚以后,周末或放假的时候,我和老公经常去我父母家。最常见的情形是,姐姐和姐夫带着很专业的钓鱼工具去海边钓鱼,我和老公则到水岛拣海螺和捉螃蟹,而弟媳妇就在家里帮妈妈做饭。弟弟和弟媳虽然对赶海没兴趣,但吃海鲜的兴趣可和我们一样。妈妈对我们赶海从不反对,因为她也从小在小渔村长大。记得听妈妈说,她小的时候常和伙伴们到海边拣海蜇。他们有的推推车,有的挑着两个竹篮。他们先坐在岸边看潮涨潮落。潮涨的时候,有时会见到海蜇随海水涨上来。谁先发现,谁就冲上去把海蜇拣回来。有一次,她亲眼见到一个一丝不挂的小男孩冲上去抱住一个大海蛰,结果被海蜇的触手缠在身上,触手上的吸盘放出毒液活生生地夺走了小男孩的生命。从此我们对赶海也有了些许畏惧。不过妈妈说,现在这里的海边已见不到成群的海蜇了。

后来由于工作的原因,连续三个春天我们都到离青岛300来里的一个养殖场做试验。试验非常紧张,生活也很艰苦。据育苗场的工人说附近的海滩有竹蛏,我们便忙里偷闲地用细铁丝做了几个蛏钩。一天退潮的时候,我带着六、七个学生到了海滩。我先教给他们如何认竹蛏孔,又告诉他们如何下钩。在一片惊喜声中,我们很快就钩到了少半桶竹蛏。做饭的师傅帮我们煮了,我们美美地吃了一顿。

(四)

出国读书的时候,我们又到了海边城市-爱丁堡。记得和我同实验室的英国人皮特开车带我们到很远的海边去采样。我惊奇地发现海边的礁石间到处都是海螺和海带。我用了5分来钟拣了一堆海螺,让皮特在礁石缝里给我拽了一把又肥又厚的海带。三十岁左右的皮特是个大胖子,我告诉他多吃海带可减肥,他也饶有兴趣地为自己采了一棵。第二天是系里的国际食物节,我便做了一锅海带炖排骨。结果大家都认为这是他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中国菜。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老公发现爱丁堡海边的一片岩石下有大螃蟹,和鱼店里卖的一模一样。我们一家去了海边多次,几乎每次都能收获一脸盆。

一次,我们和一群朋友到苏格兰和英格兰交界附近的海边游玩。从最后一站Holy Island往停车处走的时候,我和老公、女儿决定沿海滩走,顺便看一下有无海鲜。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石头边到处都是海螺。我们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拣了10来斤。回到车边的时候,发现同来游玩的郑哥和郑嫂提着比我们还多得多的海螺。才知道,郑哥也在海边的一个小村庄长大,离我村约200里路。按郑嫂的话,郑哥见了海鲜就不要命了,什么样的海鲜都喜欢吃。这世界真是太小了!

(五)

以后我们又到了英格兰中部的一个城市牛津,这里四周不靠海。还好,这里的许多中国人喜欢海鲜。学联联系到了纽卡斯尔的英国鱼佬,每两周到这里卖一次鱼、螃蟹、龙虾、对虾、墨鱼、海螺等,既新鲜又便宜。那么大的墨鱼只70便士一斤,我们在青岛就喜欢吃的偏口鱼只50便士一斤,就连在国内吃不起的加吉鱼也只两、叁英镑一斤。父母来探亲的时候很吃惊地发现我们能吃到比国内还便宜的海鲜。

父母还告诉我,弟弟已在城里帮他们买了房子,让他们搬到城里去住。这样弟弟他们既可照顾父母,也可让父母帮助他们接送快上小学的女儿。爸妈为了让孙女受到比我们姐弟更好的教育,就同意了。大家商量着是否把村里的房子卖掉,没想到最持反对意见的竟是姐夫。我们都明白,他仍然记挂着去海边钓鱼。我老公则和我商量说,如果父母要把房子卖掉,我们就买下它。哈哈,他也在惦念着赶海!俩个女婿竟同怀鬼胎。

又有一次,我们到英国南部海边的伯恩茅斯和怀特岛玩,我们全家都高兴极了,女儿脱掉鞋子在水里又蹦又跳,好不快活。第二天到怀特岛的时候,正好碰上退潮。我和先生决定到海滩看一下,我一下子就发现海滩里有许多蛤蜊孔,伸手一挖,果然是蛤蜊。女儿也赶来帮忙。不一会儿,我们就挖了一大袋。晚上回到家后,我们把蛤蜊放到盐水里吐沙。第二天上午,我们煮了满满一大锅蛤蜊。我和先生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吃着蛤蜊,一边看着世界杯足球赛,好不暇逸。半场休息的时候,我们则赌第二天中国队与哥斯达黎加队比赛的胜负。

和在英国南部读书的表妹通电话,感谢她和先生在我们游玩的第一天晚上准备的丰盛晚餐,还告诉我们挖蛤蜊的事。她好惊讶,说去过几次怀特岛,可从未发现蛤蜊。我便趁机授之以--如何识别蛤蜊孔,如何顺藤摸瓜,她才恍然大悟,原来并不是没蛤蜊。按理说,表妹也算是半个海边人呢!她小时候在离我村16华里的镇上长大。虽然不直接靠海,但常到我家走亲戚,我便带她去赶海,当然经验是比我少点。

(六)

不知不觉又是10年过去了,我们已于8年前回到了青岛,又在青岛海边度过了许多快乐时光。不同的是,现在陪我们赶海的是在英国出生的小女儿。大女儿早已长大,在大学里读的正是她所喜欢的海洋生物专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45088-657078.html

上一篇:南太平洋动物
下一篇:六一儿童节之童言无忌
收藏 IP: 119.165.237.*|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10: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