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xiang230316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ngxiang230316

博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与创新能力

已有 1994 次阅读 2015-7-25 11:0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创新, 知识点, 突发奇想, 中国研究生教育

导师在一定程度上都喜欢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我看来,课程成绩与科研是螺旋前进的两组线,会相交但很多时候会相离。

固然,课程成绩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接受知识与自学的能力,但当今大学教育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阴霾,考前复习几周照样考的好,考的好就能保研、保博,在此并不是说这样的标准不好,而是说,标准的单一化,扼杀了很多有idea的孩子,这些孩子把时间匀给了一些突发奇想,但往往就是这些突发突发奇想改变了整个世界。与刻苦、努力、只会埋头记背知识点的学生相比,我更喜欢能够提出自己想法的孩子,尽管可能某些想法不成熟,但起码他/她思考过。

硕士中往往不乏刻苦的,每一篇文献都做笔记,每个单词都有标注,但却难以提出自己的认识与感知,两年或三年硕士之后也是勉强毕业,这样的女孩子居多,有时候我问自己,读硕士如果仅为了混工作门票,那还是不要浪费时间了,去整容岂不更好?如今浮躁的行当长得漂亮可能更吸引HR,毕竟各种各样学历人才有的是。

提出这个悖论,已然困扰我很久。

我带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发现诸多例子,中国学生到底为啥会这样呢?是对于知识点总结升华的不够?还是知识面太窄?我不喜欢用对或错来评价学生的idea,可能是十多年的教育造成了车间化教育的悲哀----以对错来评价知识!可悲!

怀念我读硕士的时候,我导师指导我科研,他给我代码、文献,让我看,让我琢磨,让我怎么从优化的角度提升算法速率。从那开始,我逐渐对科研有了兴趣,那就是提出自己的东西,哪怕是很多年前文献已有但你没看过该文献。硕士生应该培养独立科研能力,但目前,我感觉直到毕业,这帮孩子的能力还是不行,过度依赖老师或师兄的idea,提不出自己的东西,那看那么多文献有什么用?对于科研过度依赖别人不好。适当的沟通,但不是剽窃idea,反观当下,学生合作与创新的能力还是欠缺。导师可能有原因,但我感觉主要原因还是学生,定位的错误导致了自身能力的欠缺。找工作的浮躁与急于求成也带到了科研上;另外旁人过度的idea帮助使得学生像大树下的小草,认为科研如此简单,发论文中论文如此简单,到了博士阶段,真正自己独立做科研,可能受到的挫败很大!!!


未完待续,仅代表个人观点。

在此,怀念硕士时候的高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04179-908105.html


下一篇:老人与家
收藏 IP: 222.175.198.*| 热度|

1 曾新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04: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