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ydm197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aydm1979

博文

科学牛人们的生意经

已有 8735 次阅读 2016-7-17 03:18 |个人分类: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一般人对科学牛人的定义就是每年的文章产量和质量,比如年产几篇CNS的都是大牛。我相信还是有一小部分牛人是真心觉得自己在做科学探索,但多数牛人都把科研当作一种沽名钓誉或者生存下去的生意。那我们就具体看看他们怎么维持这个生意。


1):以牛人A为例,年产CNS几篇,什么nano letter, PNAS之类影响因子在十分以上的几篇。他怎么run科研这个生意呢?起步还是比较难的,据说牛人A从拿到一个6百万美元的大钱开始,于是招了一群博士后来工作,因为牛人A在名校,所以很容易招博后。于是这些水平比较高的博后,自己设计课题自己troubleshoot, 自己写文章,当然还要经常给老板上课讲自己做的是什么,老板因为是牛人所以Vision不错,可以帮你看看能不能冲一下CNS,噱头够不够。这样这些薄厚几年下来出了一些好文章,然后以此为据又继续拿大钱,继续招薄厚,继续拿大钱把平台做大,名声做大,蛋糕做大。如此进入良性循环,牛人A可以继续对薄厚的工作一点不懂。但这种模式在中国走不通,因为在中国招不到高质量的薄厚,水平可以的基本还是想出国做薄厚。所以如果有这类华裔牛人不回国,希望大家理解他们回去啥也干不了,因为他们需要的不光是钱。


2):再看牛人B怎么做生意,牛人B也是年产几篇CNS和十几分以上的文章一堆。牛人B因为学科问题,需要更多的labor,不需要高素质的薄厚,比如测序,结构。于是牛人B在中国就可以大显身手,因为中国不缺劳动力,看看杨院士搞得基因所,华大什么公司,就是拼劳动力,花几千万用几十个人几年的劳动换一篇CNS。这种牛人中国遍地都是,因为有钱就可以解决问题,对博士和薄厚的素质要求没那么高。


3):牛人C怎么做生意。牛人C当了院士,生意在中国比较容易做。美国所有的经费都是偏向年青人,比如年青人有30%的概率拿钱,院士或者成名的教授有20%的机率拿钱。中国正好相反,院士们提出什么国家大科学计划,计划的设计基本都是量身定制,外人插不进去脚,大钱自动进入牛人手里。年青人只能依附在他们手下或附近,看脸色分一些经费。这种牛人是中国特色,一旦成名利益固化,即使从此啥也不干也是自动名利双收。


4):A, B, C基本就把科研当生意,当阶梯,没有多少探索性,虽然经常发CNS,我觉得就是灌水。下面看看真正安心做学术的是什么特征,怎么run科研这个‘生意经’。我们还是以华裔学者为例,比较容易找到共鸣。牛人D从小学霸,上一辈都是教育或者学术口的,于是博士名校,薄厚也是牛老板名校。二十年前我在大学的时候,很傻的以为学习基本靠个人的努力,我父亲也曾经跟我说是金子哪里都可以发光,实际一个人博士的平台就基本决定你以后的路。名校的博士,因为里面老板都是牛人,很容易出文章,有问题容易找到帮助,所以毕业了找薄厚就有优势。当然很多运气不错的,即使不在名校还是最后走出来了,但这种概率很低,都是非常运气的才可以。就伯克利毕业的研究生,我看他们如果想找薄厚,80%的可以在名校找到薄厚,但很多人不愿意继续学术转到了工业界。如果你是美国三流比如密西西比大学或者中国的什么武汉大学,你想来美国名校做薄厚,基本1%的概率,我看到从这些地方来的,绝大多数还是因为博士的老板跟这些地方有合作或者有朋友关系的。牛人D始终在思考科学问题,对自己实验室的所有技术和科研问题了如指掌,手下的人有问题自己能提供指导和意见,自己很热爱科研,如果你能找到这样的老板,那恭喜你了。哈佛的谢老师我觉得属于这一类。美国出身的很多教授都是这一类,我感觉他们才是美国科研的灵魂和砥柱。


5):牛人E出身非名校,所以道理比较曲折,比如UCSF的程教授和数学领域的张益唐教授,坚持不懈,二十年磨一剑,这种需要非常强大的毅力,绝大多数都是要中途放弃或者转行,比如很多最早学生物的都转到了统计或者大数据处理方向,工作机会多,学术领域的位置也多,看看统计系美国很多大学一半都是中国人,里面的学生可能80%都是中国人,至少我以前在密苏里大学是这样。我就有很多朋友比如做生态和细胞的,最后在统计系读了博士,密西根州的统计不错,好几个人都在毕业找到位置了。如果博士或者博士后找到这样的老板也非常不错,但这种人数量很少,如果对整个学术领域不熟悉不容易找到,参看我之前写的如何知道谁是领域牛人文章。


不管哪一种,走到牛人那一步都很不容易。实际绝大多数人做一辈子科研都没摸到边,基本做的都是垃圾灌水。能自己开创一个领域的是自己牛人,如果不能这么做,跟在靠普的人后面做一辈子也能辅助一个领域的发展,如果随便找个领域就进,做一辈子也是瞎忙。老板经常说如果能有人在你年青的时候给你一点指点可以很容易save you a decade of time,真心觉得很有道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57815-991083.html

上一篇:神经生物学越来越受重视
下一篇:化学和生物学的新结合点
收藏 IP: 99.33.85.*| 热度|

12 徐旭东 周健 冯兆东 王从彦 侯成亚 马志超 邱泽华 苏光松 梁洪泽 陈佳琪 seeker99 xiyouxiyo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8: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