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naBingb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linaBingbing

博文

刷屏时代的行为上瘾

已有 3416 次阅读 2020-5-28 16:43 |个人分类:心得交流|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什么是“上瘾”?过去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毒品”、“吸烟”,没错,这些都是物质上瘾,但是“行为上瘾”不一样,它很多时候跟物质无关。

什么是刷屏时代?看到这个词很多人应该一下子就能想到,电视机、iPad、手机,这些现在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的屏幕工具,占据了我们越来越多的时间比例。当你走进一间房间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大部分人都在玩手机,就连老年人也在玩,甚至比小孩子玩的还要“猖狂”。这就是“刷屏时代的行为上瘾”。

刷屏.jpg

很多时候,人们喜欢把自己扔给这些屏幕工具,觉得我们可以学习很多新的“知识”,了解更多新的“资讯”,但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些“学习的欲望”就是刷屏上瘾的开始。并且有实验表明,面对这些单方面的交流工具,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根本得不到锻炼的。

我们现在生活的互联网时代,有越来越多的让人上瘾的诱饵,微信、抖音、快手、手游、Facebook、Ins等,这些应用占据了我们越来越多的时间。但是,有采访得知,很多行为上瘾产品的开发者是不允许自己的家人使用这些产品的。比如,乔布斯在2010年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就承认,他的孩子从来没用过iPad。我们应该客观的看问题,技术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现在很多技术的开发都是靠推动行为上瘾。初期的、短期的行为上瘾也许可以满足我们心理的某些需求,但是长期的行为上瘾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它挤掉了我们工作、锻炼、社交、玩耍等一些列基本需求。

所以,拜托刷屏时代的行为上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预防并改善行为上瘾呢?

首先,要了解行为上瘾的症状。

辨别自己是否有行为上瘾的症状?想知道自己是否存在“网络上瘾”?这5道网瘾测试题帮你解决。0=不适用,1=很少,2=偶尔,3=屡次,4=经常,5=总是。

你是否发现自己上网的时间比预计要长?

你生活里的其他人是否抱怨过你的上网时间?

你是否有事没事就要检查自己的微信/电子邮件?

你是否因为深度上网而缺觉?

你是否发现自己上网时喜欢说“我就玩几分钟”?

得分在7分以下,说明没有网络上瘾。

8--12分,说明有轻度上瘾。

13--20分,说明有中度上瘾。

21--25分,说明有严重上瘾。

其次,了解行为上瘾的诱导因素。

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任何一种状况的出现,都有诱导其出现的环境因素。没错,我们生活的环境是诱导行为上瘾的直接因素。高压的工作环境、孤独的人机交往环境,甚至是某种行为的大流行环境,都有可能造成行为上瘾。我们将这份释压、交往交给了新型的交流方式,以此来安慰自我心理的脆弱。

二、诱人的目标。目标有多诱人,上瘾的动力就会有多强大。现在很多游戏的穿戴设备这些东西,都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目标,人们会为了这些目标不断努力,从而陷入了被目标控制的陷阱。

三、积极的反馈。就像小孩子喜欢摁电梯按钮一样,每次摁按钮,指示灯都会亮,这就是即时的反馈。微信发了朋友圈,好友会来点赞评论,大肆褒奖一番,我们对于这种反馈的追求,迫使我们时不时的就要打开微信看一下,有的时候甚至会因为别人没有点赞而气愤。

四、逐渐升级的挑战。现在互联网互动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参与别人的生活,同时喜欢让越多越来的人参与自己的生活。于是人们开设某个社交平台的账户,发现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自己的动态,有越来越多的粉丝喜欢自己发布的状态,于是内心的期待得到满足,又不止于这些成绩,想要进一步挑战更高的战绩。长此以往,便陷入了一种难以名状的轮回。

最后,摆脱行为上瘾的科学方法。

一、有效的、自然的交流。

打开房门,把自己扔进一个积极交流的群体中,迫使自己去做有效的、自然的人际交往。可以选择一群人侃侃而谈,也可以选择与某个人面对面交流。总之,把自己从屏幕交流中拖入到现实人的交流中。

二、积极参与,而非被动观看。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走出屏幕教学,把屏幕教学的内容积极参与到自己的生活中。

三、养成好的习惯。

好的习惯貌似能解决一系列的行为难题,没错,好的习惯可以使我们远离容易玩手机的环境,可以改善生活。

行为上瘾无处不在,伴随着现代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好像越来越多的人陷入行为上瘾的泥潭。认识它、摆脱它,让我们的生活重归现实。


《欲罢不能》读后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8429-1235370.html

上一篇:毕业季,你可曾也有焦虑?
下一篇: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
收藏 IP: 117.59.84.*| 热度|

5 尤明庆 王安良 梁洪泽 黄河宁 王林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6: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