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x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exx

博文

科学思维系列讲座简报第一期:由感觉到思维

已有 4333 次阅读 2012-9-22 21:29 |个人分类:思维技术|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思维, 讲座

编者按:由渭南市中小企业促进局主办,渭南市中小企业协会、渭南市中小企业协会现代企业科学思维决策分会、渭南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承办的渭南市中小企业大讲堂科学思维系列讲座开讲以来,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为了帮助大家学习好、掌握好、运用好科学思维相关知识,我们决定编写渭南市中小企业大讲堂科学思维系列讲座简报进行内部交流。希望各位会员踊跃投稿。

 

由感觉到思维

 

解决认识问题,需要转变观念。要清楚观念,又要有相应的哲学常识,而哲学语言则是对问题外部的准确描述。哲学是认识的高度、是引导。思维是进入人意识内部的精神活动过程,思维是意识的加工。

遇到一个问题,要达到科学的认知,就必须经过几个环节。它们分别是感觉、感知、知觉和思维。

一、感觉

◆感觉的定义

感觉的科学解释应该是人的感官对对象外部表面个别属性的反映。感官指眼睛、鼻子、耳朵、舌头和皮肤。人们通过看、听、嗅、味和触去感觉周围世界的一切对象。表面指形的最外层。属性就是事物表现的特点,个别属性即只是表现特点的其中之一,人的感觉一次也只能接受一个方面的属性刺激。所以只是个别属性的反映。

任何事物的外形和本质都是由很多复杂的要素组成的。而反映则将直观的“什么”对应为“是什么”。

所谓感觉就是只仅仅接触到了,或看到了,或听到了和嗅到了等。

◆感觉的表现

除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种感觉之外,还有其它的感觉。如方位感、移动感、磁感、空间感等,类似于人的初级判断和猜测。

只要在感觉时稍微增加一点注意或留神,就有了初级和简单的思维成分。

◆感觉的特点

1、亲临性。所谓亲临就是主体在现场。人和对象同处一个环境。

2、瞬间性。瞬间就是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3、直观性。

4、零散性。

◆感觉的作用

感觉意味着介入现实和吸纳信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对感觉最高意义的经验概括。重视感觉的人大多比较务实。

二、感知

◆感知的定义

感知是感官对对象多个属性的反映。是一步一步接触到对象的全面之前,人们感官对外部表面多个属性(但尚非全部属性)的反映。

◆感知的表现

感知的表现是除某种感官多次发挥作用外,还有多种感官功能同时发挥作用,不光看,还要听,还要问,还要摸等。

◆感知的特点

感知除具备感觉的特点之外,还具备:

1、多察性。多察性就是用多种感官去反映事物的外部表面的各种属性。

2、过渡性。过渡性就是一步一步的靠近对象表面的全面认识。片面是认识事物的一个过程,不是认识错误,是认识不全面。

◆感知的作用

感知是线性人事的第二环节。“留意实践”、“加深印象”意味着已经有了自我意识了。如果主体的自觉有了觉悟时,感知就发生了作用。“处处留心皆学问”。

三、知觉

◆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对外部表面的整体反映。知觉也是对感觉最多的积累,是感知的复合。

◆知觉的表现

知觉的表现是主体对对象整体的认识和印象。但都是表面的。

◆知觉的特点

知觉除具备感知的特点之外,又具备了整体性的特点。

到了知觉这一步,经验也就成为感觉的放大和延续。

◆知觉的作用

1、促使积极实践。

2、探索表象和概念轮廓。

3、形成表象、促成记忆、促成观察。

由于感觉、感知和知觉都有陷井性,所以人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要对事物本质继续深入地认识。这就必须进入思维,通过思维来完成这个任务。应该重视,感觉、感知和知觉这三个环节的人文意义在于,一是其中已经有了思维的成分;二是它们之间已经有了递进的意识。

四、思维

虽然我们认知了表象,但还不知道原因。虽然我们接触了现象,但还不知道本质。那么,我们就需要间接的、抽象的通过理解、想象和逻辑来认知事物的本质。

《文心雕龙》云:物无隐貌,而神有遁心。任何事物都是有表现的。而神就是意义,遁就是看不见,遁心就是虽然看不见,而又事实上存在的那种规律。任何事物的意义都是感觉不到的,是需要思考才能被认识的。只有思维才能解决意义的问题,即本质的问题。感觉只能对形状认知,而对隐遁的意义是无能为力的。

这里,突破感觉进入思维的核心是解决感性认识阶段的问题。在此所涉及到的思维及其领域,则是我们尔后所要重点、系统研讨的内容。

 

渭南市中小企业协会现代企业科学思维决策分会   20126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3043-615851.html

上一篇:从拓扑现象到拓扑思维的运用
下一篇:科学思维系列讲座简报第二期:由物象到意象的形象思维
收藏 IP: 124.115.7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