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ther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rother8

博文

创新教育中教学模式的底层逻辑 精选

已有 2823 次阅读 2024-3-24 12:0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约翰.杜威有句名言“如果我们用过去的方法教育现在的学生,就是在剥夺他们的未来。”人类社会整体在前进,思维方式、知识体系、社会结构、生产关系等等都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十年的发展,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目不暇接。在这种大背景下,如果教育模式一成不变,肯定会与社会需求脱节。

但是,在考虑教育创新的时候,依旧困难重重。各方登场,盲人摸象,各说己见,很难达成一致意见。这是因为创新教育这个词汇涉及面广、内涵深,在内容上触及了教育、文化、政治、经济各个方面,在培养对象上,则包括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条教育链条。此外,通过教育把社会各阶层衔接在一起。即使是管理教育的官员,本身也是父母,在制定政策时,也会遇到其他家长遇到的问题而无法自拔。

这种重重叠叠的构建关系,使得创新教育牵一发而动全身。最完美的情况是从家长到学校,从公司到社会管理者全都达成共识,这样的教育革新一定能成功,这当然无法实现。所有的改革和创新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和发起的,都会有其合理的动机和实现的目标。只不过,执行路径可以有多种选择。

在深入讨论创新教育前,我们需要澄清一些与教育历史有关联的一些观念。现如今,很多人在考虑教育创新时,抛离了一些概念产生的历史根基,为了创新而创新,这不利于创新教育的发展。

我采取二元论,或者矛盾论的思路去加以分析,这样可以有效地抓住重点。我们当然知道教育是一个体系,也知道不同因素之间相互牵连。但是,从一开始就进行体系化分析,这不利于去实践。教育创新与其说是理论分析,不如说是一场教育实践。

八十年代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深圳特区的建立,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去发展中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已经达到了最初的目的,这是一种务实的实践之路。这条路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每一步都有可见的发展成果:农民收入大为提升、经济特区城市焕然一新、市场逐渐盘活。如果只是字面意义上的分析,没有相应的成果跟随,很难去说服后续人们与政策的持续投入。同样是改革,阿根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信任总体信誓旦旦进行一揽子改革,可刚开端就乱成一团麻,很难说会有后续进一步亮眼的成效。

除去开篇提及的大历史背景需求,我们去看看早期创新教育的两个特色:初级教育与特殊教育。教育家们之所以在早期选中了初等教育,而不是高等教育进行创新教育得研讨,是因为初等教育得知识体系可控,孩子们的年龄段可塑性强,年龄性格特性鲜明,对事情充满好奇心,喜欢游乐胜于学习。

针对儿童教育,比较著名的教育模式有蒙氏教育,创始人是玛丽亚.蒙台梭利(1870-1952年)。该方法的特色是设计一套玩具,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老师作为观察者,以儿童为中心,引导学生个性发展。这个理念非常好,当我把孩子送入幼儿园,并被动接受这种理念时,问题出现了。在实践中,大部分幼儿教育者并没有这么高深的理念和教育技巧,于是退化成一种机械的“玩具学习模式”。孩子每天只研究这几种玩具,老师更是无法针对孩子的特性去有目的的引导教学。最后就是孩子们玩玩具,老师乐得悠闲,这是典型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可以想象,这种教育如果引流到偏远地区,缺乏师资的情况下,会有什么的严重后果。

在初级教育阶段,知识总量有限,影响孩子们学习成绩的并不是智力因素,而是情商,包括自律和内驱动力。只要通过教育革新,抓住孩子们的这几个特点和症结,很快就能把一群所谓额此等生变成优等生,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并把相关的内容班上屏幕。比如,一个音乐人阴错阳差来到学校教书,他破除了传统的教育模式,而是建立起班级乐队,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克服困难,最终不只是做成了乐队,学习成就也随之上涨,受到学校和家长们的赞扬。

《让学校重生》(肯.罗宾逊、卢.阿罗尼卡)中提及了一个例子,佐治亚州纽南烟雾路(Smokey Road)中学超过60%的中学生家庭经济贫困,是一所名副其实的问题学校。2004年,劳丽.巴伦(Laurie Barron)博士胜任该校校长。面对学习成绩一团糟,纪律涣散的学生们,劳丽校长并没有从学习成绩和课堂纪律入手,而是先抓校园安全,让孩子们敢于来学校上学,建立起安全和被尊重感。其教育口号就是“学生认为重要的就重要”。没有什么比其他更重要,学习、足球、音乐、乐队、数学、英语等等,权重相等。老师们为孩子们在每一个领域的成就去喝彩,积极鼓励。踢足球的学生会因为数学老师对他的喝彩而感动,从而去学习数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效果惊人,劳丽校长还获得了2013年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的“全美优秀校长”称号。

这样的例子是在太多,我不用一一列举。在这里,我提出一个问题,所有这些成功的创新教育改革例子,大部分都是这种死马当活马医的情况下发生的。很少有已经非常成功的学校去主动彻底改革。这不只在中小学如此,在高等院校也如此。

其原因也不复杂。对于已经成功的教育体系,改革后果难以预料,难以承担失败的成本。而本身就有问题的学校,尤其对问题特点特别突出的学校,教育改革效果更突出。

除了这种问题学校,还有一大类学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这得益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权意识的提升。这些学生是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上学或者早早退学,再教育,或者持续教育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

美国的大都会(Metropolitan,MET)学院属于这样一个类型,其教育模式肯定和传统学院的不同,因为学生层次和学习目标不同。因为是再教育,面向的是就业,奔赴社会迎接挑战,而不是系统的传统科学教育。层次不同,就需要个性化和定制化教育,针对不同学生采取较为灵活的授课方式。从另外角度来看,这反而是一种创新。

为了增加灵活性,可采取模块化课程,比如把职业教育和培训课程进行模块划分,一门课变成几个独立的模块,一个模块一个学分,很灵活,学生可最大自由化选择,安排自己的时间,既可以在学校学习,也可利用业余时间来学习,有机地衔接了学校和社会,极大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还是同样的问题,这样灵活的构架在传统意义上的成功大学里有市场吗?就目前的趋势看来,还没有。首先是传统教育的韧性和任性。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思路想要广泛开花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其次。这种教学模式虽然灵活,但是深度和衔接性不够。很多课程是有机的整体。如果学完前两个模块,一年后再学第三个模块,就会发现缺乏衔接,早期的知识忘记了,还得重新复习,反而降低了效率。就我个人的意见而言,要想培养科学创新,这种授课模式的弊端会非常大。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及一种新的思潮,用AI和广义游戏模式来教学,引导学生的兴趣,实现以自我为中心,推动其内心的学习动力。

爱迪生很早就发明了教学片。并声称,这项新技术解决了师资紧缺问题,可把优秀的教学课堂广泛推广。可实际上,这并没有发生,先不说放映机的问题,即使能满足这种教学片的放映,也并没有那么大的市场。目前网络流行的可汗学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没有一个学校直接把他的教育视频拿到学校里来播放。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教育不是技术问题,是人之间的交流问题。传道授业解惑,缺一不可。至少到如今,缺乏师生面对面的沟通,就不能称其为良好的教育模式。技术最终会演化为另外一种知识为导向的模式。

目前的AI技术面临的情况其实和爱迪生教学片没什么更大的区别。目前任何一项技术都没有达到能够颠覆教学体系,反而会逐渐沦为传统教育的附庸,除非新技术能替代老师面对面授课本身。看电影的影迷,最想做的是和明星近距离面对面,这是一个道理。所以,我并不鼓吹技术万能论,对把AI技术整体引入教学持保留态度,像AI学其思维模式,更是颠倒教育的本质。

我们当然不能无视时代进步,技术的进步,但是其前提一定是要如何激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桥梁。

最后我想讨论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早期教育阶段,孩子们需要独立人格的培养,需要开发他们内心世界,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并以此为基础,促进他们的学习内驱力。所以,经常性的鼓励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只要他们想做,大概率一定能做好,孩子们的潜力无限。对于研究生教育来说,培养的是其独立自主的科研能力,肯定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你导向的个性化培养模式。这么多的实践,我充分知道这种模式是研究生教育的精髓所在。

问题就出现在本科生教育阶段,高不成低不就。这个阶段需要本科生以快乐学习的模式进行吗?

我看大可不必,这个阶段是需要学生成长心智,要面对一个较为开放的未来,为走向社会做准备的阶段。以学生为中心肯定没错,就怕矫枉过正,变成学生任性和自我的一种教育模式。步入社会后,会吃很大的亏。

到了本科生阶段,其学习的内驱力不完全是兴趣,还有社会责任,以及自己的远大的目标。要把从幼态的为兴趣而学习,变成成熟态为人生目标而学习,并且养成终生学习的能力,才能不断地提升自我,应对未来。

针对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者的性格特点,我们确实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切莫简单的把不同目标的教育模式去转移,复制和执行,这样会导致教育目标的混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7014-1426669.html

上一篇:从西西弗说开去
下一篇:课程革新的思路与难度
收藏 IP: 116.6.234.*| 热度|

14 孙颉 郑永军 武夷山 曾杰 王安良 汪运山 崔锦华 王从彦 杨正瓴 黄永义 周忠浩 乔中东 许培扬 guest1911613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3: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