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uojiesz 诗人、学者

博文

郭杰:人格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解析

已有 2022 次阅读 2023-1-6 22:33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讲志向、重节操,始终坚守人格的力量。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春秋时代的伟大思想家孔子就曾说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意思是,用强大的外力,可以改变统领三军的统帅,却无法改变一个普通人的志节。“三军”,泛指整个军队。因为当时大国可以拥有“三军”(或上、中、下三军,或左、中、右三军),故有此称。“夺”,是指用外力来加以改变。“匹夫”,指无官无职的普通人也。孔子这段名言,以鲜明对照的句法和毅然决然的语气,表达了这样的信念:人格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而这种信念,又典型地代表着中国文化执着于道德理想的可贵传统,古往今来,鼓舞着无数仁人志士对浑浊现实的奋勇抗争,和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
      本来,两军相逢,金戈铁马,胜败存亡,旦夕之间。统帅,作为全军的核心与灵魂,其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他的一举一动、一念一想,都可能影响到、甚至直接决定着战争的胜败、军队的生灭、国家的存亡。因此,军队的统帅一旦选定,同时即赋予极大的领导权、决定权,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孙子甚至说,将帅出征,“君命有所不受。”(《孙子•九变篇》)由此可见,统帅理应受到高度的信任和严密的保护,他的地位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统帅的地位就万无一失了。历史上,“夺帅”(即改变统帅)的情况毕竟时有发生。这主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统帅失去了本国君主的信任,于是发令召回,另委他人,因此失去了指挥权;另一种是统帅打仗失败,被敌国的军队俘虏,成为阶下囚,也就自然失去了指挥权。
      对于统帅地位之高、作用之大,博学多闻、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孔子,当然是不可能不明白的。当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决不意味着“夺帅”是轻而易举、理所当然之事,而只是为了以强烈的对比,强调后一种情况:“匹夫不可夺志也。”也就是说,在他眼里,匹夫之志比起三军之帅,居于更加崇高、更加无可动摇的地位。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三军之帅虽然位高权重,却是一种由外力而赋予的权位,也就难免因外力而改变;而“匹夫”虽然只是社会的普通成员,俗话所谓“一介草民”,无官无职,无权无势,然而他的志节、人格,却是他自己主动追求的境界、不断修炼的结果,是不必借助于任何外部力量而能够独立运行的精神世界,是善良、正义、高尚、勇敢、谦逊、恭敬等人类最美好的德行,在他内心深处的个性化的呈现和凝聚,因此,也是外力所无法改变的。这种匹夫之“志”,不是日常普通的欲念愿望,而是专指高尚的人格追求,所能够达到的道德境界的极致,就是“仁”。“仁”的人格追求,既是远大的理想,又是现实的过程。从理想来说,正如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意思是,克制个人私欲,达到社会和谐即为“仁”。通过“仁”的人格追求,实现了内在的精神理想与外在的社会规范的统一、天然率真的本性与文明教化的修养统一,从而达到“君子”的境界。从现实来说,又如孔子所谓:“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意思是,“仁”并不遥远,在日常生活中,只要自己始终坚守人格理想,也就始终处于“仁”的过程中。
      所谓“匹夫不可夺志也”,泛指每个人,不论地位高低、财富多寡,都可以、也应该坚持自己的人格理想,毫不动摇地追求美好的道德境界。但在现实生活里,每个人的人格追求,却又往往处于各种外部压力和诱惑之下,真正坚持下来,其实并不容易。所以,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就进一步阐发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从而更加丰富了孔子所倡导的人格理想。
      古往今来,坚守高尚志节人格、虽百折而不挠者大有人在,他们是民族的脊梁。这里仅举现代思想家梁漱溟为例,作为一个实践性的典范注解。他曾自述:“1974年,所谓‘文化大革命’,以群众运动方式‘批林批孔’。我表示赞成批林,于孔子则不当全盘否定,以《当今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一文表达自己的见解,招致大小会议批判。对此强词夺理,以势压人的所谓批判,我只引用一句古语回答会议主持人:‘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梁漱溟也和许多往圣先贤一样,用自己的实践,印证了孔子的名言,显示了人格的力量。

                                                                                                                               (原载《语文月刊》2013年第5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43637-1370861.html

上一篇:郭杰:中国诗歌中渔父意象的发轫之作 ——读楚辞《渔父》
下一篇:[转载]专访郭杰教授:文学史是一条流动的河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收藏 IP: 120.231.217.*|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8: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