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uojiesz 诗人、学者

博文

郭杰:睹新春之景,咏乡思之情 ——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已有 1282 次阅读 2023-1-7 09:35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每当旧年将尽、新春来临之际,合家欢乐、亲情浓郁的团聚,都是人们心头渴望已久的场面,其中蕴涵着中国文化重人伦、讲情谊的传统特征。新春,不仅是万象更新的季节,更是充满憧憬的时候;过年,不仅成为实际生活中的美好节日,更成为心灵情感中的深切企盼。如果在这个时候,一个人却不得不羁旅在外,漂泊四方,无法返回家园,与朝夕思念的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佳节之欢,那么他内心的惆怅之情,一定是难以言述的。

王湾的五律《次北固山下》一诗,就是一首睹新春之景、咏乡思之情的名篇。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开元元年(712)常无名榜进士。他入仕前,曾往来于吴、楚之间,多有著述,为世人所知。后来历任莹阳(今河南莹阳)主簿、洛阳尉等职,曾参与《群书四部录》的编撰工作。《全唐诗》存其诗十首,以作于唐玄宗先天年间或开元初年的《次北固山下》最为著名。“次”,本意指住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坐落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江。当时诗人顺江东下,漂流异乡,在他乘船行至北固山下的时候,已是旧年即将结束、新春正在来临了。目睹青山绿水的新春之景,浓厚的乡思之情在心头油然而生,诗人遂提笔写下这篇作品。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诗的首联,首先从仰视和俯视这两种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诗人乘船所到之处的自然环境。往上仰视,只见青翠葱郁的北固山巍然矗立;往下俯视,清澈的长江水卷起层层波涛向东流去。山峙江边,水涌舟行,满目青山绿水,一派美好春色。然而,就在这盎然的春意之中,诗人却不得不乘着“行舟”,身在旅途(即“客路”),漂泊于遥远异乡的浩淼烟波之上,虽渴望故园的抚慰、亲人的温暖,却迟迟无法踏上回家的路。这里,诗人并未直抒胸臆,但借着青山绿水的景物描写,和“客路”、“行舟”等特定语汇的点染,其满怀乡思之情,早已深深地蕴涵其中了。本来,按照律诗的格律,首联二句无需对仗,本诗则为了加强写景抒情的效果,首联即运用对仗的修辞方法,仰观、俯察两种视角自然变换,青山、绿水两种景物相互映衬,开篇格局即显得整饬有序,也为下边的描写起到铺垫引导的作用。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如果说,诗的首联是由“山”及“水”,从高到低;那么,诗的颔联则是由“岸”及 “帆”(代指船),从远到近。新春来临,浩浩荡荡的潮水涨满了长江,两岸间的距离便显得格外辽阔,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宽平的江面上,一叶白帆高高悬起,客船乘着劲吹的春风,沿江驶向前方。远处那逶迤的江岸,是诗人放眼所见之景;近处这波动的客船,是诗人挺身所立之处。诗人的审美视野,就是这样从远到近地移动着。颔联二句,一方面是首联景物描绘的自然延伸,更具体地定格于春江之上潮平岸阔、风正帆悬的特定景象;另一方面又很自然地暗示出伫立于船帆之下、眺望着清丽春景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的存在,前边的新春之景是诗人目之所睹,后边的乡思之情是诗人心之所感,无论是景是情,都经由诗人的见闻感受,而融入诗篇的字里行间,所以,诗人之“我”虽未明确标出,却是以隐含的方式,自始至终贯穿全篇的。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的颈联,描写春天清晨所见到的景色,由于能够突显其特征,故而给人以极为新颖、极为鲜明之感。残夜即将逝去,黎明即将降临,朦胧的晨曦中,一轮红日正从东方的大海上冉冉升出。诗人运用生花妙笔,把惟独在春天清晨的辽阔江面上才能够观赏到的优美景色,捕捉到自己的诗篇中,以其生动的画面,焕发出读者的想象力。清晨是一日之始,新春是一年之始,直到今天,在日常生活中还流传着“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谚语,表明两者之间的一致性。这两句晚出的谚语,恰好与王湾的这两句诗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诗人由残夜将尽、清晨来临,联想到旧年将尽、新春来临。而象征着新旧交替、合家团圆的“年”字,又必然引出诗人萦绕胸次的无限乡思。颈联的这两句诗,在内容上由时间转入空间,在写法上由实写转入虚写,既伸足前边的春景描写的文意,也为后边乡思之情的抒发提供自然的过渡。由于它能够以高度精练的语言,敏锐地捕捉到黎明之时、春江之上的独特景色,显示出特定的时空表征,从而产生了引人入胜的审美效果,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唐代殷《河岳英灵集》誉之为“诗人已(以)来,少有此句”;明代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誉之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这些都是非常精当的评价。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的尾联,由描写新春之景,转而抒发乡思之情,总结全篇,韵味悠长。全诗以写景为主,境界开阔,绘划细腻,而诗人主观之情,只是隐含于对客观之景浓描淡抹的笔触里,并不直接表白出来。到了尾联二句,诗人终于转入明确的抒情,但他的情感,仍然蕴涵于具体可感的形态之中,凝聚为带有浓厚传统色彩的诗歌意象。时值辞旧迎新之际,身在青山绿水之间,满目鲜丽的春色,自然会引起浓郁的故园之思,而此时此地的诗人,却不得不漂泊异乡,有家难归,也就只有把满怀深情,寄托于一纸纸家信(即“乡书”)之中,希望长空中向北飞去的大雁,能够替自己捎信到遥远的洛阳,给家乡的亲人带去自己的思念和祝福。雁足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据说,汉朝使者曾对匈奴诡称,武帝在上林苑中,射到一只北来的大雁,雁足系有帛书,说苏武被禁于某大泽中。于是,匈奴不得不释放苏武回汉朝。后来,这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颇为常见的意象。这里,诗人拈出“归雁”一语,不仅因为它是传递“乡书”的使者,还因为在春天来临之时,作为候鸟的大雁可以展翅北迁,而诗人自己却不得不漂泊异乡,只能够翘首北望。结句中如此深沉的惆怅之情,既让人嗟叹不已,也令人回味无穷。

这首诗在内容上,通篇描绘新春之景,而又处处隐含乡思之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确立的“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的标准来衡量,堪称一篇境界超远、炉火纯青之作。同时,在语言形式上,也做到了结构完整,句式整饬,前后呼应,一脉相承。它成为古今传诵的名篇,决非偶然,而是与其高度的审美价值和感人的艺术魅力相一致的。

 

           (原载《名作欣赏》2001年第1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43637-1370928.html

上一篇:郭杰:“诗中有画”的典型范例 ——读王维的《山居秋暝》
下一篇:郭杰:眼观风波浩荡,胸怀日月运行 ——读曹操的《观沧海》
收藏 IP: 120.231.21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5: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