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打油 偶一为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zq

博文

女子强也,为母则弱

已有 5337 次阅读 2009-3-10 16:50 |个人分类:心理物语|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曾看过香港亚视的一个节目,有二个数据印象深刻,一是香港4049岁的妇女单身比例为14%;二是育龄女性平均生育率为0.9,且女子独身或不生育者高学历居多,以至于时任政务司长的曾荫权公开“号召”香港太太们每位生养三个孩子,也有青年夫妇对着镜头抱怨如今“养不起”三个孩子。这倒是印证了此前的一个经验,我接触(含间接)过的几位港台中年知识女性,均为单身。

该节目是面向英语观众的,从节目中现身的独身女子能用英语侃侃而谈来看,高学历且事业有成的女性不婚不育的情况的确在香港社会比较常见,否则,也不会在三八节这个日子推出这么一档子节目。

这么“多”优秀的女性不嫁人不生育,如此优质且稀缺的资源长期空置,不仅要叫许多男人抓狂,全社会都会为之叹息,原因何在?似乎也就两个:一是找不到理想的男人;二是不愿意放弃自己热爱的事业。

这两个理由,对于今日中国大陆,是否依然超前?也许要因地(城)而异,至少,对绝大多数中国女性而言,目前还构不成不嫁人不生育的主要理由。回过头看新中国六十年女性的婚配史,几乎每个时代都可以贴上不同标签,从军人、干部、工人、知识分子到财富人士,理想的男人总是直截了当与职业、身分挂钩,一般而论,以当下的男女性别比例,大姑娘只要掂量清楚自身的“综合条件”,圈定一个门当貌对的职业、身分范围,有心去找或有意守候,哪有嫁不出去的道理?!

姑娘们钟情于哪个阶层哪种职业的男子,也就是一个时代我国“身分”实际分量的风向标,不要责怪今天的姑娘嫌贫爱富,也不要夸奖昨天的她们积极向上,都是基于本能,本能地为后代,而不完全是为自己,寻找一个最佳(安全)配对。“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的俗套老百姓百看不厌,实际上欣赏的是“中状元”后的飞黄腾达,如果十个梁山伯有八个注定会贫潦倒一生,对祝英台的“父母之命”是该“赞”还是“拍砖”?一定是个让今人也要纠结的问题。当“壮如山”远不及“财似水”更有保障时,“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后边笑”,或许就是姑娘对一己之“基因”平安传承下意识的反应吧,这与古人所谓“女子弱也,为母则强”的深层表达可谓息息相通!

从另一角度看此强则为弱,为后代,母亲可以牺牲一切,牺牲过后,为人母者,或后代看在眼里,又会作何感想?有这样一则故事曾广为流传:一个老妇人的寿诞席上,儿孙们恭恭敬敬将鱼头摘下送至母亲大人碗中,以为老人一生就好这一口。面对吃了一辈子的鱼头,老母亲终于放出了悲声,说道:“你们真以为我不喜欢吃鱼的身子?!”这是一则催人泪下的真情故事,但还有一则(类似的或许不计其数)故事让人嘘唏同时,也生出另一番感叹:一个豆蔻年华的姑娘,因精神分裂几至不治,精神科医生追根溯源,竟是起因于最疼爱她的妈妈常在她的床头述说着自己为了女儿,舍弃了自己热爱的事业甚至爱情的不幸经历,使姑娘产生了强烈的“负疚”感,最终导致了精神分裂。

男人是否也有类似的本能?“怜子如何不丈夫!”与“为母则强!”或许有些异曲同工。男人虽无十月怀胎之苦,但本能同样能唤起一样的亲情。一位过了而立之年仍未成婚的博士曾对我说,他的一位老同学在联系调动工作,要求非常简单,只要能够改善生活条件都可以去。老同学电话那头的一句话让他很感动:“为了她娘俩,我什么事都可以做!”他说自己就做不到。我说关键就在于那“娘俩”的“俩”!如果你也有了自己的“娘俩”,你也会这样做。博士似乎仍将信将疑,未必完全赞同,不要紧,待到他真有了“娘俩”的那一天,此本能即被激活,自然是“一点(就)通”。

我说“女子强也,为母则弱”一样可以成立,并非全是故作惊人之语,读过柔石的小说《为奴隶的母亲》(不知今日中国还有多少人知道‘典妻’这一真实上演过的人间剧),应该会有些同感,不同的强与弱之转换,均在于是否为人母为人妻。尽管婚姻专家可以批评一些女性对男人的要求过于理想化,要“有钱财、有体貌、有学识、有地位、有温柔”,当然,最好还要加上“有幽默”,这样的钻石王老五,永远只能存在于梦中,存一个梦,总比委曲了自己强,这或许是许多过了三十五岁(医生警告的育龄边际)的女性最终放弃了谈婚论嫁的原因,这也多少印证了一个说法:知识越多未必越不反动。当晚的报道也介绍了一位初婚的四十七岁女子与有过婚史的丈夫的新婚生活,夫妻俩养了一头大白兔作为宠物,新娘子常常将它抱在怀里,并对着镜头强调说,这只兔子非常地乖!

母性的光辉,总是会顽强地表现出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8-219488.html

上一篇:利所何在?开博周年感言
下一篇:闻香识美人:“smart power”有得弹
收藏 IP: 60.220.214.*| 热度|

2 梁进 杨秀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