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探寻之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che0318

博文

电影——拷贝盘上的世界批注

已有 4066 次阅读 2011-7-15 10:43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12.1仅仅将物体从同一和连续的印刷文中空间中解放出来……印刷文字的心理压力。

    用印刷文字所描述的事物都处在一个连续的空间中,叙述的时候要有条理,才能使听者能够很好的理解所描述的意思。而现代艺术和诗歌的描述方法和文字完全不一样,它们的描述思维可能会很跳跃,这体现在所描述对象的空间的跳跃。我们用这种改变,弥补了印刷文字描述的片面化。带来一种全新的描述革命。

12.2对大多数人而言……甚至是人格的相互关系。

    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的自我形象是用文字来表述出来的,这种表述可能是片面的,从视觉的角度来表述的。但是随着电力时代的到来,在同一时空里不仅有了视觉还有了听觉等,那么对大多数人来说,表述自我形象顿时变得困难起来,他们不知道该从哪个点切入去更好的表述自己。所以说“电力时代回归无所不包的经验时,就对他们的自我观念构成了威胁。”

“这些人是割裂的人。”这在麦克卢汉的主要观点”媒介是人的延伸”上有重要的体现。在口语时代,人的中枢神经参与其中,人们的感官平衡发展,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是整体的,这时的人是“整体人”。随着拼音文字的出现,人可以通过文字来感知世界,文字成了人眼睛的延伸,偏重于视觉的单一感官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印刷术的发明,报纸成为大众媒介,人的眼睛的延伸进一步强化,导致其他感官的削弱,印刷媒介把复杂的现实生活符号化,进一步加重了视觉的偏向,使得拼音文字造成人的“裂变”成了“眼睛人”。广播时代,广播是人的耳朵和中枢神经的延伸,在一定程度上人被割裂成了“耳朵人”。电视时代,虽然视觉、听觉都可以同时被人们接受,但是人们仍不是“完整的人”。到了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时代,由于上网的时空限制,人们还不能算是“完整的人”。只有到了全媒介时代,笔记本、手机等突破了这样的限制,由时空限制走向了媒介融合然后又到立体化媒介最后构成了“整体人”。由此可见,在媒介的发展历程中,人们经历了“整体人”——“割裂人”——“整体人”的一个过程。

13.机械化的世界总是处在准备生存的过程之中,为此目的,它总是集中了技能、方法和智谋的最可怕的虚华。

    理解起来感觉这句话和上文联系的不是很顺利,准备生存的过程是一种什么样的过程?这个目的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目的呢?不是很理解感觉。

14.整个第十四段可以说是围绕“梦幻”这个词展开的。刚开始不是很理解,但是在网上找到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并且读了之后,对这个有了很多的理解。这里把内容简介贴上,希望对大家的理解起到一些帮助。

    尼克从中西部故乡来到纽约,在他住所旁边正是本书主人公盖茨比的豪华宅第。这里每晚都在举行盛大的宴会。尼克和盖茨比相识,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尼克对盖茨比充满探究的兴趣。探究的结果是:尼克了解到盖茨比内心深处有一段不了之情。 

年轻时的盖茨比并不富有,他是一个少尉军官。他爱上了一位叫黛茜的姑娘,黛茜对他也情有所钟。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盖茨比被调往欧洲。似是偶然却也是必然,黛茜因此和他分手,转而与一个出身于富豪家庭的纨绔子弟汤姆结了婚。黛茜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因为汤姆另有情妇。物欲的满足并不能填补黛西精神上的空虚。盖茨比痛苦万分,他坚信是金钱让黛茜背叛了心灵的贞洁,于是立志要成为富翁。几年以后,盖茨比终于成功了。他在黛茜府邸的对面建造起了一幢大厦。盖茨比挥金如土,彻夜笙箫,一心想引起黛茜的注意,以挽回失去的爱情。 尼克为盖茨比的痴情所感动,便去拜访久不联系的远房表妹黛茜,并向她转达盖茨比的心意。黛茜在与盖茨比相会中时时有意挑逗。盖茨比昏昏然听她随意摆布,并且天真地以为那段不了情有了如愿的结局。然而真正的悲剧却在此时悄悄启幕。黛茜早已不是旧日的黛茜。黛茜不过将她俩目前的暖昧关系,当做一种刺激。尼克终于有所察觉,但为时已晚。一次黛茜在心绪烦乱的状态下开车,偏偏轧死了丈夫的情妇。盖茨比为保护黛茜,承担了开车责任,但黛茜已打定主意抛弃盖茨比。在汤姆的挑拨下,致使其情妇的丈夫开枪打死了盖茨比。盖茨比最终彻底成为了牺牲品。盖茨比至死都没有发现黛茜脸上嘲弄的微笑。盖茨比的悲剧在于他把一切都献给了自己编织的美丽梦想,而黛茜作为他理想的化身,却只徒有美丽的躯壳。尽管黛西早已移情别恋,尽管他清楚地听出“她的声音充满了金钱”,却仍不改初衷,固执地追求重温旧梦然。人们在为盖茨比举行葬礼,黛茜和她丈夫此时却早已在欧洲旅行的路上。不了情终于有了了结。尼克目睹了人类现实的虚情寡义,深感厌恶,于是怀着一种悲剧的心情,远离喧嚣、冷漠、空洞、虚假的大都市,黯然回到故乡。

16.电影不仅是第一个伟大的消费时代的伴生物……机械世界正在走向消亡。

    这段的后半部分其实是在讲媒介的发展展望,可见麦克卢汉还真是有很强的预知能力。

17.电视的马赛克图像需要社会补足和社会对话。……古代和中世纪的整个文化已经说明了这个道理。

    “中世纪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原因在于,历史上并不曾真正有过一个叫作中世纪的朝代,也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思想家或其它人认为自己是中世纪人,所谓的中世纪是后人创造的。 不过文中说的马赛克代表的是电视中不能呈现的部分,还需要很多其他的补充。

从文化来说,中世纪是历史中承前启后的重要篇章。没有中世纪后期唯实论的确立,欧洲不可能走出柏拉图式的唯心主义,不可能孕育出现代科学。在各种思想出现,然后相互证明与补充的过程中,成就了中世纪整个文化圈的完整性。

22.很热的印刷媒介问世之后,人们的偏好变为升级的故事节奏和突然发迹、平步青云的故事。

    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贫富悬殊拉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呼声逐日高涨。平步青云应该是那时候劳动人们的主要愿望,所以人们的偏好变为升级的故事节奏和突然发迹、平步青云的故事。

23.东方人在好莱坞电影里看到的,是一个一切普通人都有汽车、电炉和电冰箱的世界。所以东方人现在把自己当成是被剥夺了普通人与生俱来的权利的老百姓。

    仔细想想我们现在接触的好莱坞电影不正是也是如此吗?在接下来的一段中也说了我们根本就是把电影当做抚慰和补偿。好莱坞本来就是一个电影制造工厂,它所生产出来的电影也不能称之为艺术,只是电影工厂的产品,没有什么真实性,展现不了外部真实世界。但是好莱坞影片的本质就是以震撼的视听效果达到商业目的,这点上,我们不得不叹服。

25.电影技术实在是发端于印刷,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伙子印刷的古登堡技术,对任何工业或电影流程都完全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里我们也能感受到印刷术的重要。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电影的作用。我们也可以说是印刷术引起了工业革命。印刷术导致了市场经济。因为拼音文字文化最有力的表现,是我们的统一价格体系,它渗入到遥远的市场,加速了商品的周转。印刷术强化了个人主义。因为使用拼音文字使自由派相信,一切真正的价值是秘密的、个体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80980-465000.html

上一篇:文化工业批注
收藏 IP: 61.51.90.*|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8 17: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