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一亩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uizhendong 科学种“地”,“修理”地球

博文

“自古英雄出少年”和“三十而立”等思想的误导

已有 5113 次阅读 2010-9-3 13:34 |个人分类:生活感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传统文化, 误导, 英雄出少年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很多流传甚广的成语、谚语或寓言故事,这些东东的口传心授造就了中国人骨子里抹不去的传统文化痕迹。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要害之处在于:它极具传播性和时空穿透力,无论你是否读书识字,都不可避免地要被烙印上这个民族里统一的传统文化符号,世代心口相传,以达永续。这些传统文化中既有精髓,也有糟粕,甚至有一部分属于真伪难辨的灰色文化。鄙人才疏学浅,不具备纵论中华古今文化的能力,但对老祖宗留下来的某些“经验之谈”不敢苟同,特别针对这些言论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的深远影响发表几点陋见。

这些浸满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经验之谈”,威力是不可小视的,传久了,便串成了人们心中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甚至被当成了顶礼膜拜的信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当然,如果这些词汇所表达的思想是辩证、客观的,当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进化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老祖宗留下来的某些“经验之谈”多带有些许的理想主义或偏见,或者容易引发别人的误解而对其思想、行为产生误导作用。

例如,在中国老百姓的词汇里,比较常见的有“自古英雄出少年”、“三十而立”等,无论在评书、剧本、小说、影视作品及各种媒体的报道里,还是在坊间百姓茶余饭后的闲谈里,这些语言总是屡见不鲜,甚至大字不识一斗的人都能拿这些词儿酸酸地拽几句文,足见这些“经验之谈”有多么顽强的繁殖能力和渗透能力,更足见国人对这些思想的“信仰”之虔诚。

按照“存在即是合理”的逻辑,“自古英雄出少年”、“三十而立”等类似词汇,既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流传至今,肯定有它的积极意义和道理,比如在激励青少年珍惜光阴、少壮多努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然而,辩证地看待这些词汇所蕴含的思想,不难发现其中的歧义所产生的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愚以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的价值体系中都或明或暗地浸淫着这些思想,难免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人们形成以年少成名为荣、以大器晚成为耻的价值观。这些思想可能被一部分人误解为:“只有少年才能成为英雄”,或认为“在年轻时不成功就没希望了”、“只有年轻时成功才有出息”等等,凡此种种,会使得很多人为了成为英雄、为了“而立”而不得不急躁冒进、投机取巧,容易使人失去踏实努力而终至大器晚成的耐心。

于是,君不见多少人乐此不疲地将“自古英雄出少年”、“三十而立”等思想奉为人生信条,他们或寄希望于走捷径和“后门”,靠不公平的竞争和不对称的信息博取成功的优势;或期待走狗屎运而遇到天上掉馅饼的机会来赢得突然的爆发;或怀揣梦想猛攻几年,不能迅即成功时便心灰意冷、破罐破摔,缺乏持续性坚守梦想的毅力,何以能真正成就一番事业?

在这些信条的支配下,时下国人多患急功近利的浮躁之病便不难理解了。各种名目的选秀节目、网络中不顾自身形象的出位宣传等铺天盖地,人生似乎变成了一场快餐式的豪赌,而赌注则是大把的青春时光。不要只看到个别人成功的光环,殊不知有多少人黯然神伤地做了庞大的“分母”,输了现在也连带着输了未来。究其缘由,不过是为了早成功而落得个“年少英雄”的光荣称号罢了。

愚以为:无论是学术界、政界还是商界,都有一种过度追求“年轻化”的倾向,选拔官员要求年轻化、提拔人才要求年轻化等。这些政策的出发点自然是好的,想必是从各行业能够人才辈出、后继有人的角度考虑的。但中国的很多好的政策往往在实施过程中变了味,容易变成教条主义和生搬硬套,甚至过分夸大。据辩证法原理,凡事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味追求“大同”,不是所有的东东年轻化就是好的,比如人才培养,不同的人、不同的领域其成才和发展规律不同,所遇到的机遇与挑战也不同,不能强求一律的,殊不知“和而不同”才是理想的大同境界。我斗胆猜测,这可能跟国人潜意识里受到“自古英雄出少年”、“三十而立”等思想的影响有关。

醒醒吧,中华崛起梦、世界强国梦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数代人呕心沥血、层层垒土,只有脚踏实地、夯实基础、构建合理的格局才能建成“与天比肩”的摩天大厦,国家之复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急躁之病,须尽快除之……

愚见发表完毕,只是一家之言,欢迎多抛砖,把玉引出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413-358945.html

上一篇:钓秋池
下一篇:理想还是骨感些好
收藏 IP: .*| 热度|

4 唐常杰 王随继 曾新林 杨华磊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21: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