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ndfzhanghu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ndfzhanghui

博文

应急预案与应急指挥之间的内生矛盾

已有 1126 次阅读 2021-8-25 23:21 |个人分类:应急预案|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自20世纪九十年代,有了针对安全生产事故的工具类应急预案起(张海波,2012),到2003年SARS之后我国逐步建立起来的“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系,再到目前应急管理部成立之后对一些预案的修订,我国的应急预案体系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应急预案(体系),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大家也进行了许多讨论,主要包括:

  1. 应急预案重数量、轻质量

  2. 应急预案上下一般粗

  3. 应急预案的协调性差

  4. 应急预案的规定与实际情况出入大,可执行性差

  5. ……


二、预案的本质

应急预案是在日常规定出突发事件发生后,大家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应急救援,保证应急处置的效果。有一种说法:应急预案是通过预案的确定性来对抗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另外一种说法(我们今天自创的):日常管理需要首先确定“三定方案”,而应急预案可以类似理解为应急救援时候的“三定方案”,也就是说,应急预案是对应急救援过程进行了“定岗定员定编”。

当然,在一案三制体系没有完善之前,预案也承担了部分法制的职责,但是应急法制的不断完善,会逐渐让应急预案回归预案的本质。


三、应急预案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一部分提到了应急预案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1. 主观原因:没有认真进行预案的编制、演练、修订等必备工作流程,因此造成预案质量不高、对预案不熟悉、可执行性差等问题;

  2. 客观原因:这个就涉及到了第二部分提到的预案的本质,也就是在日常编制的用于应急救援过程的“三定方案”,而“三定方案”所隐含的特点就是保持“稳定”,也就是要形成一个稳定的应对明确事件的明确职责和工作方法,并在工作中不断调整与优化,最终使系统运行高效、平稳;但是在应急救援过程,所面临的都是随机发生的突发事件,每次都会有不同,尤其是在非常规突发事件(目前大家普遍的定义为概率小、危害大、波及广、牵涉多的突发事件)发生时,很可能是之前都没有发生过,而这个时候连完全匹配的预案都没有,因此就更谈不上预案的效果了。

由于有第二个客观原因的存在,我们尝试在日常编制确定性的预案是否本质上就不可行?因为编制出来的预案是有限的,而突发事件的可能性是无限的。(写到这儿,让我突然想起来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个人认为第二个原因是应急预案存在问题根本原因。


四、解决上述客观原因的方法

顺着上面的内容,再进一步分析,我们在做事前准备的时候,就需要考虑是否可以通过某种灵活性,来应对突发事件的无限性?

  1. 尝试各个领域中能够提高系统的灵活性的方法;

    1. 面向对象的思路,可以作为一个思路,本质可以认为是标准化;美国的national response plan升级为了national response framework(现在属于五个framework之一),是否也是这个思路?如果是的话,这个应用效果究竟如何?

    2. 所谓的动态可调整、柔性可收缩是什么?是否能用在这里?

  2. 可以尝试类似alpha zero的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

    1. 在alpha go和zero的方法中,都是通过计算概率取代了得到一个精确解,这个思路是否可以用在应急救援预案生成的角度?给定一定的原则,在发生突发事件后,基于得到的信息,通过AI生成一个最匹配的应急预案(这里不适合再叫预案了,需要换个名字)?

  3. 是否可以从人体角度来获取一些灵感?(我们的常规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很像是细菌、病毒等入侵身体,主要由免疫系统来进行处置;而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处置,则可以认为是发生了车祸等重大事故,免疫系统当然也需要行动,当时这时就需要身体的各个系统联合起来才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置,那人体是如何协调各个系统联合起来处置这种大的突发事件呢?)


五、其他

这里要区分应急指挥和应急救援两个行为,应急救援可以认为是应急过程的基础组件,而应急指挥可以认为是对应急救援这些基础组件的排列组合,而合理的指挥就是对应急救援行为的合理排列组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85049-1301418.html

上一篇:基于面向对象思维的应急预案构建/优化思考
收藏 IP: 111.192.24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03: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