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空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lwangnju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博文

导纳型力电类比

已有 1074 次阅读 2024-2-9 11:12 |个人分类:教学|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导纳型力电类比Mechano-electrical analogy of mobility type

南京大學聲學研究所 王新龍

力有贯穿力学部件之效,恰似电流经电路元件。欲测量力的大小,非使测力仪介入其间不可,正如电流计必须串联于电路之中。决定力学部件(如质量)运动快慢者,乃该力学部件两端的相对速度差,犹电学元件两端之电位差。把拾振器附于力学部件即可测量该部件的速度,测量动作不会对系统的运动产生实际影响,与测电压相类。所以,力类比于电流,速度类比于电压,极顺乎自然。依此,遂有所谓的导纳型力电类比方法。何谓导纳型类比?力阻抗类比于电导纳也!或曰:阻抗与导纳乃相反互逆之概念,数学上互为倒数,何以类比?力阻抗是作用于力学系统的力与系统所响应的速度之比,而电导纳是流经电路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差之比。既然力类比于电流、速度类比于电压,其比值岂非类比电路之导纳?本文力图阐明导纳型类比之妙,以加深课堂所学。

——————————

首先观察电学的R-L-C并联电路,如图一(a)所示。图中元件符号的下标“e”表示“电的”,以别于以下标m标记的力学元件。在此电路中,总电流 在节点处产生三个支流,分别流经电容Ce、电阻 Re 和电感 Le。由于各元件两端的电压差同为E,各支路电流分别为

                                                      (1)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流入的电流  I 等于这些分支流出的电流之和, 

                                                     (2)

并联电路的稳态特性可很方便地用电导纳 Ye 刻画,其定义为 

                                                                    (3)

因此,此并联电路系统的响应电流与两端电压差的关系为                                                                                     (4)

   图一,(a)R-L-C并联电路,(b)单振子R-M-K类比并联线路  

再考察外力F作用下,由质量Mm、力阻Rm、力顺Cm组成的单振子。作用在三个力学部件上的力分别为惯性力、阻力和弹性力,依次为

                                (5)

其中力导Gm和力顺Cm分别为力阻Rm和弹性系数Cm的倒数。根据牛顿定律,外力F等于三者之和, 、                                                 (6)

公式(1)与(5)以及(2)与(6)形式相同,所以存在如下的类比关系:  

                                       (7)

据此,可直接画出与电学线路图一(a)类比的类比力学线路图(b)。力学系统中的力——在线路中称为“力流”——类比于电路中的电流,速度差类比于电压差。要特别强调,是 力导Gm 而非力阻Rm 类比于电阻。图一的(a)和(b)两个线路图稍有不同,一含恒压源,一含”恒流源“。但此非本质差异:若对单振子施加恒速v,则图(b)中的恒流源就被“恒压源”取代;反之亦然。在稳态情形下,类比关系(7)表明, 

                             (8a)

即 力阻、质量(惯性)抗和力顺(弹性)抗悉取倒数, 分别类比于电路的电阻、容抗和感抗。此 反类比之谓也!因数学上质量(惯性)抗之倒数恰表现为力顺(弹性)抗,而力顺(弹性)抗之倒数恰表现为质量(惯性) 抗,故在导纳型类比线路图中迳取电容符号表示质量Mm、取电感符号表示力顺Cm,而力导Gm则仍借用电阻符号。仿电学公式(3),可以定义类比线路 (b)的稳态输入导纳——稳态输入力流除与两端稳态速度差之比。根据公式(6),此比值为 

                             (9)

而从类比线路来看,上式右端实为各支路导纳之和。可见,虽然所求的是线路的输入导纳,但结果却是力学系统的力阻抗Zm,即 力阻抗Zm 类比于电导纳Ye, 

                                                                                    (8b)

反之, 力导纳类比于电阻抗。此正所谓 导纳型类比。在此类比中,力阻抗在线路中表现为导纳,或者在线路分析中必须把Zm视为导纳。类比关系(8)易令人迷惑,读者须深察其义。对应于(4)式,存在如下“力流”与“压差”——速度差——之间的关系, 

                                                                                       (10)

所以,Zm确实扮演着“导纳”的角色。公式(2)实际上就是电路中的基尔霍夫定理,而公式(6)是力平衡条件,两者相类比, 

                                                 (11)

分别构成电路分析和力学分析之基础。一旦画出如图一(b)所示的类比线路图,余下就是严格按照电路分析法求解。 

最后,由于力类比于电流,速度类比于电压,故在导纳型类比力学线路中,外部驱动恒力类比于恒流源,外部驱动恒速类比于恒压源。

 

  【例】 如下图左图是耦合弹簧质点系统,外力F作用在质量1上,驱动系统振动,其类比导纳型线路如下图二所示。在质量1处,外力产生三个并联分支力流,即作用在质量  Mm1上的惯性力,作用在力阻  Rm1的阻力,以及作用在弹簧  Km1=1/  Cm1上的弹性力,已达到力平衡,其中  Mm1类比于电容,G  m1=1/  Rm1类比于电阻,  Cm1=1/  Km1类比于电感。“流”经力顺  Cm1之力,又作用在质点  Mm2上,与  Mm2的惯性力、阻力和弹性力相平衡,形成并联力“支流”,其中质量   Mm2类比于电容,力导  Gm2类比于电阻,力顺类比于电容。 
  

图二,上:耦合质点系统,下:类比线路。

   

根据类比线路图,并应用电路理论,可以非常方便地求出耦合系统的一切力学量。只是,在分析类比线路时,切记按电路的方法来处理类比元件。例如,“2”点处的等效导纳是  

,(并联线路导纳相加)

虽然,  Zm2  实际上  是力阻抗,但在线路中必须视为“导纳”。该“导纳”与“电感”  Cm1串联,两者之总“导纳”是 

,(串联电路阻抗相加,其和之倒数是导纳)

其中括号内的是串联阻抗。此串联导纳又与“电感”  Mm1和“电阻”  Gm1并联,故系统的总输入“导纳”为 

,(并联电路导纳相加)

实际上,它就是力学系统的输入力阻抗  Zm(电导纳类比于力阻抗),  
图二的导纳型类比线路,也可转换为阻抗型(正类比)类比线路,其结果当然完全相同。   

导纳型与阻抗型类比线路的相互转换

视问题的需要,阻抗型类比线路可以转换为导纳型类比线路;反之亦然。 

 设有如图三(a)左图所示的阻抗Zm1和Zm2构成的阻抗型串联线路,“流经”两阻抗的速度“流”为v,则此串联线路之总阻抗Zm以及作用其上之力 F 分别为:  

                                                           (12)

以上两公式可等价地改写为:                                                         (13)

在阻抗型线路中, Zm1-1、 Zm2-1和 Zm-1无疑是相应元件的导纳。现在我们转变观念,“反其道而行之”,把 Zm1-1、 Zm2-1和 Zm-1视为“阻抗”,F为“流”,v为“压差”。如此,公式(13)的第一式所描述的是,两并联支路的“导纳”(1/ Zm1-1、1/ Zm2-1)之和等于总“导纳”1/ Zm-1。现在,支路的“阻抗”分别为 Zm1-1和 Zm2-1,并联总阻抗为 Zm-1。公式(13)的第二式表示力“流”F在“阻抗” Zm-1上产生的“压差”为v。如此,下图三(a)左图的阻抗型串联线路转换成了右图的导纳型并联线路。切记,右图中的 Zm1-1、 Zm2-1现在是元件的“阻抗”值!其颠倒乎? 

图三、阻抗型线路转换为导纳型线路

例如,下图四(a)是Rm-Mm-Cm单振子的阻抗型类比线路。该电路有三个串联元件构成,其阻抗分别为Rm、jωMm和1/(jωCm)。根据上述规则,这三个串联的元件转换为三个并联的元件,分别用电阻符号、电容符号和电感符号表示,其阻抗依次为Gm=1/Rm 、1/(jωMm)和jωCm,如有图(b)所示。此外,左图(a)的恒压源F转换为右图的恒流源F,而左图(b)线路中的“电流”v转换为右图线路中三个元件两端的“电压”。

   图四  (a)质点振动系统的阻抗型类比线路,(b)质点振动系统的导纳型类比线路 

阻抗型并联线路转换为导纳型串联线路:

设有如图三(b)左图所示的阻抗型并联线路,速度“流”v产生分支,分别“流”经阻抗Zm1和阻抗Zm2,系统的输入阻抗Zm以及力(压差)与速度(流)的关系分别为

                                                         (14)

同样,上列公式可写成 

                                                         (15)

现在把 Zm1-1、 Zm2-1和 Zm-1 视为“阻抗”,力F视为“流”,速度v视为“压差”,则公式(15)表示力“流” F 流经”阻抗“分别为 Zm1-1和 Zm2-1的串联线路,总“阻抗”为 Zm-1,其两端的”压差“为v。如此,即有图三(b)左图的阻抗型并联线路转换为右图的导纳型串联线路。 切记,现在在图三(b)的右图线路中, Zm1-1和 Zm2-1分别分别是元件的“阻抗”值! 

反之,也可以把导纳型的线路转换为阻抗型的线路。例如,如果上图三左边的两图均为导纳型线路,则可分别转换为图三右图的阻抗型线路。  转换规律: 一种类比线路中的串联(并联)元件,转换为另一种类比线路中的并联(串联)元件,其值分别为原串联(并联)元件值的倒数,原线路的“流”与“压差”分别转换为新线路中“压差”和“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5476-1421214.html

上一篇:声学量的复数运算
下一篇:一维振动系统的力阻抗
收藏 IP: 36.152.2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1: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